【爱传媒简秀枝专栏】睽违两年的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办人任天晋(Renfrew Magnus,1975-)回来了,意味着熄灯过的台北当代(Taipei Daingdai Art Fair)重新开锣。

经过14+7的隔离,任天晋神清气爽,出关后立即到「典藏—北教大咖啡店」,接受典藏团队採访。

「回到台北,真好,希望无穷」!两年的疫情好像打乱了全世界,困守在伦敦,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中的三个小壮丁,但是心繫着外面的疫情,渴望再回到他打拚的战场,和老朋友聚会。

好不容易重启炉灶的台北当代艺博会,就要在5月20日举办,规模很明显从2019年的90家、2020年的97家,缩减为62家,主要原因,因为疫情持续,台湾边防管理严格,许多国际画廊闻隔离色变,认为一趟台北之行,耗费时间太久,尤其10+7的隔离,非常辛苦。

然而,本身真正经过10+7,任天晋没有丝毫浪费时间,他在防疫旅馆指挥作战,与台湾画廊、收藏家透过电话、网路,进行密切交流。他透露,这几天来台北参展的国际画廊陆续抵达,和他一样,已经在作隔离,这种精神,让他非常感动。

疫情之于台湾,有如休养生息,台湾透过边防的管制,两年多以来,阻挡了疫情的严重感染,同时也回头作了很多扎根工作。近年,亚洲地区艺术的发展,有许多进展,首先,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MCH集团,也再次启动新加坡艺博 Art SG 。

任天晋解释,该集团对东南亚市场,一直高度关注,以新加坡为例,一直保持密切联繫,从2018年谈了又谈,中间也一度喊停,如今主客观条件正在改变中,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明(2023)年初,Art SG就要正式开幕,将聚焦在东南亚的当代艺术,疫后再起,不啻是注入新活力。

另外,韩国艺术博览会(KIAF)与斐列兹艺博会(Frieze)集团合作,将于今年秋天在首尔江南区联合开幕,这是斐列兹艺博会集团 (Frieze)继伦敦、纽约、洛杉矶之后,开发出的亚洲第一个聚点,活动在今年9月2日到5日,国际艺博连锁集团与在地画协主办的KALF合作,堪称不易,除了凸显亚洲艺术市场,日趋成熟与重要之外,为艺博会开启分眾经营,同时坐收集市效应,倍受瞩目。

韩国这样的发展,是否加剧了亚洲的艺博市场的竞争!?任天晋没有那么悲观,他以过去欧洲发展作为例子,艺博会越多,表示一个区域,市场结构益臻健全,越具备发展潜力。例如,瑞士巴塞尔、德国科隆、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到处都有艺博会,几乎是遍地开花,让人目不暇给。

由于每一个艺博会,都有自己深耕的项目,彼此之间不完全是竞争关系,反而各拥资源,大家经营不一样的客户,也会经营到同一群人,因此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与基础,让艺博会的总铺盖面更加寛广,基础更为稳固。

艺博会一多,艺术爱好者或收藏家,会循着日历,按图索骥,在各艺博会的特色中,寻找自己的标的。那会是很有意思的行程,让艺术成为生活的日常。

反观,亚洲地区起步较晚,国际的艺博会,与在地画协主办的艺博会,基本上是脱钩的,首尔的例子,会成为大家研究的指标,颇值得观察。

近些年来,亚洲当代艺术市场在香港、台北、东京、首尔、雅加达、北京、上海等不同国家或城市,有如雨后春笋,燃起了热度与希望,彷佛回到欧洲当年的盛况,亚洲果然成为新潜力市场,亚洲人自己半信半疑,欧美人士,反而乐观看待。

任天晋强调,早在2009、2010年间,因为纽约次贷风暴,当时华尔街哀鸿遍野,就有先知把眼光拉到亚洲来,预测亚洲终将崛起。一般来说,经济和艺术发展的关系,一定是经济先行,荷包赚饱了,才会投入艺术。一旦经济反转,就会率先出脱艺术品,百试不爽。

果然,这些年,亚洲蓄积了经济能量,艺术市场走热,也就见怪不怪。大小艺博会遍地开花,成为很特殊景况。

当然近期香港的发展,些许唐突,任天晋神情略带寞落与感伤。他说,香港曾是他第二个家,曾投注过很大的心力、资金与青春。然而,如今大环境丕变,现在只能遥寄祝福,希望香港恢復平静,重拾当年荣景。

但任天晋强调,虽然他已经把注意力,从香港转移到台北与新加坡,但他不会以别人的失败,作为自己成功的跳板,不管香港最后发展如何,台北与新加坡,他都会靠自己的努力,找到各该地区值得发展的特性,而全力以赴。

台湾在两岸三地之间,同文同种,本来就有相对的优势,风吹草动,感受也特别敏锐。总归一句,亚洲循这样模式的发展,看在西方人的眼里,台湾是亚洲越来越重要的市场,是到了台湾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台湾市场究竟潜力有多大,可以从一些现象看出端倪。首先,台湾在税制改革上,已努力多年,分离课税已经上路,而艺术品进口关税的优惠,也细节的讨价还价当中。

最近日本也受到台湾的启发,如法泡制,走向税改之路,不但积极检讨艺术税制的合理性与竞争力,也考虑开放自由港,希望和邻近国家一样,打造更可亲的艺术产业环境。

台北当代艺博会在停办一年后,重新出发,大家的盛情,令他非常感动。在疫情未歇,这样的氛围中,重新开张,需要一些勇气,毕竟选择停办,相对容易许多。

任天晋认为,相较于2、3年前,台湾的热情、能量都没有消退,他心百感激,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带动艺博气氛,让整个台北市因为台北当代艺博会而热闹起来,大家的生活,真的与艺术同在。

亚洲国家各自练兵,有备而来,台北当代艺博会如何克服眼前困境,凸显台湾的优势!

任天晋回忆往事说,4年前第一次文化部拜会,他记得当时曾经很用力地告诉文化部官员,台湾有那些利基,能够获得国际艺博会的青睐,愿意进来操盘,让国际画廊不远千里来叩关?最明显的因素是:台湾整体文化高,本质上胜过其他很多地区或国家,质优能量大的艺术收藏家,低调散布各处。

另外,台湾艺术美学的养成,也远高于临近国家,公私立美术馆、非营利组织,越来越普及,默默推动台湾社会的文化生根与进步。任天晋当时告诉文化部,双赢的合作模式,是非常符合台湾朝野期待,也就是「让台湾走出去,也让世界走进来」。

倘若能以台湾蓬勃的生命力,作为打造国际当代艺术的市集平台,藉着该平台,把全世界重要画廊与收藏家,吸引到台湾来,相互交流,让台湾独一无二的优势,被国际社会看到。

这两年,台湾经济发展,表面上受疫情所苦,边防管制,许多行业苦不堪言,丧失很多机会。但统计数据,一再显示,台湾的总体经济,这两年不但没有不好,甚至屡遭新高,挤身进全世界第16大经济体,在亚洲地区已经拿回所谓亚洲四小龙之首。

至于台湾文化水平的胜出,参加过2019、2020年台北当代艺博会的国际画廊,津津乐道的。

台湾政府部门也会了解,国际艺博集团在台湾,会扮演重要的穿针引线角色,对于艺术生活(Living with art)的长远期待,让国际画廊及时参与,除了市集交易的目的之外,其实可以把他们经营画廊、培植艺术家、与全球重要美术馆及机构的互动模式,在商业与学术之间的调和鼎鼐,都是很重要的know-how,很值得引进到台湾,让台湾的艺术真正生根与普及。

生意固然是艺博会的重要命脉,但除了生意,还有许多好处,值得大家重视。例如,艺博会的举行,让台湾的能见度变大,注意力与知名度,随之提高。

今年举办艺博会是最艰困的时刻,能办得成,真是难得,疫情慢慢流感化,边防终将开启,明年就容易许多,邀请国际代表性画廊来台北,就不会太困难了。

回首前尘,2019年、2020年举办过两届的台北当代艺博会,成果都比预期的好,尤其让他非常感动的是,2020年与台北101合作,让台湾当代艺术家林明弘的作品,与101大楼高耸的灯光秀联手,共同点亮台北,也让全世界跟着台北101的亮光,看到台湾就在那闪烁的亮光里。

疫情来袭,扰乱了全世界,台北当代艺博会去年被迫停办一年,许多人担心,断了线、退了烧之后,国际画廊就不会再回来,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MCH集团就会转移目标,找其他的城市或国家了。

任天晋以极坚定的语气说,他的初心不变,台北当代艺博会今年能在疫情持续拉警报中,排除万难,如期在5月20日开展,是很大的诚意的展现,也是对台湾不弃不离的保证。

他指出,去年虽然中断艺博会,但对台湾持续投注人力与资金。由岳鸿飞 (Robin Peckham)担纲的「台北当代艺博会线上交流」,多达50场,就是为了培养市场,持续告诉人家,什么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对台湾发展的重要性。

瑞银一直是MCH在台北与新加坡艺博会的最大赞助商。以台北当代艺博会为例,签定3年的赞助契约,疫情前两年,合作非常愉快,虽然因为疫情,时间略有调整,他相信瑞银会继续赞助下去。

台北与新加坡,都推广华语,文化基础与民族性非常接近,品质能量都很大,如果能够共享文化版块,贵宾与客户关系更密切,帮衬、集市效果,功不可没。

「台湾在亚洲真的很重要性,我们初心不变,战略不变,继续追求梦想,不只是作数字的盈亏比较。」任天晋说。

对于政府部门的期待,任天晋直言,希望在艺术税改,奖励措施的诱因上,继续向前推进,而台湾的好,需要被看到,国际宣传的加强,刻不容缓。

如果政府可以透过各种管道,邀请更多国际媒体来台,台北当代艺博会是国家的重要事件,艺博会下的台湾,成为櫉窗,什么是台湾的最好,如何让台湾的首善之都活络起来,而不是只谈艺博会生意好不好,销售热不热。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一、二级市场和加密货币市场,凝聚起区块练与加密艺术 ( Crypto Art )的收藏能量,实体的画廊与艺博会,必须重新思考如何参与该项数位化的艺术市场。

任天晋说,他们非常乐意顺应潮流,水道渠成。今年已有多家画廊带进这样的新玩意,他会静观其变,乐观看待。

疫情,不能远飞,网路视讯崛起,反而带进新面孔入场,不同年龄层,跨行业,我们戏称为「革命新世代」。新世代的玩家,连带把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元宇宙(metaverse)以及加密艺术市场(Crypto currency markets),引进市场,让大家有更多的想像空间,以及选择机会。

如果问这些新工具,对传统艺术市场,或画廊、艺博会等实体机制的衝击,其实莫衷一是,杂音很大,需要沈淀,但展现出的丰盈多元性,是令人雀跃的。

艺术一直是以人为本的体验,既然元宇宙是建立在虚拟概念的基础,反而更让人怀念起传统的实体画廊或艺博会,亲身体验式的艺术接触,更让人感动。

新的生态改变,任天晋不但不担心被取代、或被削减其重要性,反而觉得,虚拟久了,自然而然希望回到实体世界,很务实地欣赏一幅画,收藏一份可摸可赏可分享的艺术作品,这样一来,市场的大饼更被做大,进出的人口更多元,跨域跨界跨世代,成为更大的能量。

亚洲大成长,新的进入者,发展更成熟的市场,台北当代艺博会透过画廊系统,长期带国际重要画廊到大家面前,协助艺术家。

10+7的隔离,马上就要迎接台北当代艺博会,任天晋几乎把整个五月份,都留给台湾,从入关隔离,出关的首日,就马不停蹄拜访合作画廊、展商与收藏家,五月底再飞返欧洲,参加每年六月举行的瑞士巴塞尔艺博会。

任天晋说,为了明年疫后重生,他将从暑假起,就展开国际画廊地毯式的拜访行程,亚洲国家与地区,列为拜访的第一梯次,再来是散至欧美各地的国际大画廊,争取他们持续回到台北当代艺博会。

任天晋说,我一定要把台湾的好,让全世界知道。只要疫情平稳,明天台湾边境打开,找个一百家以上的重要画廊,锁定他们成群结队,来台参加明年艺博会,绝没不成问题。

正值台湾确诊人数攀升,再过几天,就是台北当代艺博会的举办日期,任天晋説,身为外商,一定遵从在地政府的防疫政策,绝对是小心谨慎。

「困守英国伦敦的两年,想什么?」任天晋不假思索地回答,「想朋友,渴望友谊,期待赶快与人见面互动。」

任天晋描述,身陷疫情,大家都在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是我⋯?!他从中韬光养晦,给自己许多安静冥想时间。艺术信仰未曾改变,反而更多的人性思考与人道关怀。对存在,对理想,还是如何在有生之年,把理想做好做满等等。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艺博会 #台湾 #任天晋 #台北当代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