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昨增5例重症死亡,其中一人年仅24岁,没有慢性病,也打过3剂疫苗,但却在发病6天后死亡,引起各界譁然。对此,卫福部传染病防治谘询会预防接种组(ACIP)召集人李秉颖示警,大家最容易忽略的重症徵兆就是会喘,没有原因的呼吸或心跳加快,恐是警讯,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

李秉颖今在谈话节目上提到,居家隔离的人如果出现重症徵兆就要立刻去医院,其中一个很常被大家忽略的症状就是「会喘」,心肺衰竭的患者通常会喘、脸色苍白且楼梯可能爬不上去。另外,心律不整也是徵兆,心臟乱跳很危险,严重的话恐会马上休克,因此有这些症状就要赶快就医。

李秉颖也说,有些危险症状也许大家不一定能马上注意到,有个很常见的说法,在去年五月就发生过了,那就是「快乐缺氧」,就是患者自己血氧低但自己没发现,所以就这样走了,但他对于这样的说法是有点存疑,因为没道理缺氧不会感到不舒服。

李秉颖坦言,他觉得最有可能的状况是,多数人会想说,感染新冠肺炎以后身体会比较虚,所以没有多注意;或者是怕麻烦,因为去医院看病可能要被隔离等等,种种因素影响才让某些重症没有马上就医,那死亡率就有可能因此增加。

李秉颖表示,疫苗面对Omicron病毒株的预防感染效果的确会下降,但预防重症的效果大概还是有90%,所以还是有10%的人会重症死亡。而这也牵扯到很多因素,像是年纪大的高风险者、BMI指数比较高或是罹患某些慢性疾病。

至于什么样才是会喘?李秉颖解释说,如果不是在情绪激动的状况下,像是大笑、大哭或发烧等,呼吸或是心跳没有原因突然加快,那就可能是有问题,要特别注意。

指挥中心也提醒,确诊出现7大警示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持续胸痛、意识不清,皮肤/嘴唇/指甲发青、心跳每分钟超过100下、无法喝水进食或服药,以及过去24小时尿量明显减少,应尽快就医。

#重症 #徵兆 #会喘 #忽略 #李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