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公约第3次国家报告国际审查将于5月9日开始,联合国/NGO世界公民总会臺湾总会、中正大学财经法律研究中心、法税改革联盟等多个民间组织今(8)日共同举办论坛,邀请国内外人权、法学及各界代表近30人,以多个冤假错案为例,检视台湾落实人权两公约的现况,诉求人民要的是真正的人权改善,而不是表面功夫,人权报告要面对真相,不能报喜不报忧。

两公约国内法化迄今已超过12年。我政府订于9日至11日办理两公约第3次国家报告国际审查,邀请国际人权学者专家就我国落实两公约各项权利及对第2次国家报告国际审查会议结论之进展进行审查。民间团体质疑政府未回应不符公约项目。

民间团体指出,在反歧视原则中,重大人权侵害案件并非仅与性别、族群歧视相关,包括针对宗教团体或心灵修行团体的信仰歧视、不平等,已涉及侵害其良心自由及人性尊严,甚至以税务手段或行政命令试图干预其运作或没收其集会、修行道场、财产等。报告以太极门案为例,指出国家报告尚未回应多项不符公约项目。

法税改革联盟发起人暨仲裁人陈逸南表示,太极门案发生于1996年底到现在超过25年没有完全平反,已引起国际人权学者的重视,并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讨论,最近联合国人权两公约国家报告审查会议,我们所要的不是表面的书面审查,而是要实际落实人权保障的成果。

国际知名人权杂志《寒冬》执行编辑Marco Respinti表示,人类的首要政治权利就是人们有权依循自己宗教信仰生活的权利,税案只是台湾政府用来剥夺太极门师徒信仰自由的藉口,因此这让太极门案从台湾国内事务,变成国际关注的人权与信仰议题。

「这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也可能发生在所有人身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都是太极门人,所有人都应该关注和参与。」Marco Respinti指出,有25位国际人权专家连署写信向蔡英文总统表达解决太极门案的重要性,呼吁蔡总统:”The world is now watching you”「全世界现在都注视着您,期待着您的答覆。」

辅仁大学法律学系主任吴志光教授表示,太极门案有指标性意义,一、平等问题:师徒敬师礼不会因为年度不同而改变性质,这不用深厚法学基础,就可理解。二、凸显行政机关恣意裁量:国际都从宗教自由角度出发,太极门就是宗教信仰。吴志光指出,行政机关要平等对待太极门案,敬师礼认定是赠与,为何独独一年不是?希望在国际审查中有检视的机会,让行政机关用行政程序法第117条自我纠错,针对已经判决救济无门的冤错假案能平反。

真理大学法律学系教授吴景钦表示,太极门案已经26年了都无法平反,关于此案的刑案与税案之所以会发生的原点,政府又改了多少?当初的始作俑者侯宽仁检察官不仅没有被汰除,还坐上法医研究所所长高位。

中国宗教徒协会理事长明光法师感慨两公约在台湾已经施行超过12年,依然看不到政府真正落实转型正义的决心,少数官员的违法滥权,以刑案、税案为手段压迫太极门,迄今未能平反。

蔡静玫律师指出,从最近的税捐稽徵法第28条修法,乃至宪法诉讼法第65、84条之修法,对于国家错误的冤案,超过一定时间就无法救济,这对台湾自诩为民主国家,已公告施行两公约实为讽刺。

主办单位指出,政府在2020年提出的两公约第三次国家报告,避重就轻,不敢面对真实状况,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与时程,如报告书42页的无罪推定原则,第53页言论自由等在太极门案、竹北黄姓志工妈妈被非法逮捕拘禁案完全破功,但报告书确只字未提,选择性报喜不却忧的心态表露无遗。

学者专家呼吁政府,不能鸵鸟心态,唯有勇敢面对政府犯下的过失,检讨改正,才能落实两公约保障人权的精神。

#两公约 #人权 #太极门案 #国家报告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