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刷单返利类诈骗:

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逐步演变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路诈骗手法相互「融合」。主要手法为:第一步,前期引流。透过网页、简讯、社交软体、短视讯平台等管道发布兼职广告,打着「足不出户、高额佣金」的旗号,或以色情内容和免费礼物为诱饵,招募「刷单客」「点讚员」「推广员」,一旦有受害人「上鉤」,即将其拉入「做任务」的聊天群。第二步,小额返利。加入聊天群后,诈骗分子会让受害人在群内领取「新手任务」,「任务」主要是提高平台商家、网店的交易量、信誉度,关注相关公眾号、帐号,为短视讯点讚评论刷粉丝等。受害人完成「新手任务」后,诈骗分子会快速返还小额佣金,用以骗取受害人信任。第三步,诱导下载刷单APP。第四步,完成诈骗。当受害人完成任务想要提现时,诈骗分子将设置重重障碍,以「各种藉口,拒不支付本金和佣金。

2、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受害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投资、理财、炒股民眾。主要手法为:首先,透过多种管道锁定受害人骗取其信任,包括透过社交软体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繫、发布股票外匯等投资理财资讯网罗目标人群、透过婚恋交友平台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等。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採用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或谎称有特殊资源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方式,引诱受害人加入「投资」群聊、听取「投资专家」直播课、接受「股票大神」投资指导。随后,诈骗分子将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

3、虚假网路贷款类诈骗:

诈骗分子透过网路媒体、电话、简讯、社交软体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广告资讯,打着「无抵押」「免徵信」「无息低息」「快速放款」「免费提额套现」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验资、交税等为由,或以检验还贷能力、调整利率、降息、提高征信等为藉口,诱骗具有贷款需求或曾办理贷款业务的受害人转帐匯款,甚至骗取受害人银行帐户和密码等资讯直接转帐、消费,从而实施诈骗。

4、冒充客服类诈骗:

诈骗分子主要犯罪手法为:一是冒充电商平台或者物流快递企业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退税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资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二是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办理商品分期业务等,以不取消上述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支付手续费,从而实施诈骗。三是以受害人电商平台会员积分、支付宝芝麻信用积分不足为由,让受害人申请贷款从而提高会员积分,并诱骗受害人将贷款匯入其指定帐户,从而实施诈骗。

5、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诈骗分子透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资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身分证号等。诈骗分子主要犯罪手法为:冒充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名下银行帐户、电话卡、社保卡、医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分资讯被泄露,或者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包裹藏毒等违法犯罪,以此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帐户」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进而实施诈骗。

#诈骗 #受害人 #返利 #刷单 #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