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云林县麦寮乡六轻工业区海水淡化厂将延后1年完工。(本报资料照片)
疫情影响,云林县麦寮乡六轻工业区海水淡化厂将延后1年完工。(本报资料照片)

云林县麦寮乡台塑六轻工业区2017年着手兴建1座海水淡化厂,原本预计今年8月完工,但因疫情影响国外设备供应,将延后1年完工,工业局云林离岛工业区服务中心11日表示,目前六轻工业区每天用水量约27万吨,海淡厂若完工,每日平均可供应10万吨淡水,有效挹注工业用水。

台塑六轻工业区为响应政府多元水源开发政策与新兴水源策略,斥资50余亿元,在工业区打造全台最大海水淡化厂,日产10万吨淡水,每天可提供工业区三分之一以上用水,完工后不仅可以稳定供水,也让水资源更多元化。

工业局云林离岛工业区服务中心主任吴政展表示,海水淡化厂植桩工程已全部完成,预处理系统、设备基础工程、厂房与控制室工程、机电管线工程均持续进行中,但设备系统安装部分,因疫情、乌俄战争影响,导致以色列IDE供应商延后交货,整个工程因而延宕,预估将延后1年完工。

环保团体说,目前六轻工业区的用水主要来自集集拦河堰供水系统,拦河堰供水系统以农用、家用及公共给水为优先,六轻海水淡化厂可减少工业区用水,希望能够尽速完工,同时持续扩厂或设新厂,增加自有水源,让农用、家用及公共给水有更充裕的调度使用空间。

环保团体指出,去年出现严重旱情,全台大缺水记忆犹新,面对未来可能日益频繁的极端气候,各单位都必须节约用水,同时设法开发新水源,工业用水量相当大,各工业区须有更完善的配套,例如提出节水方案、利用新科技减少用水等,才能避免压缩到其他用水。

#海水淡化厂 #完工 #六轻 #六轻工业区 #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