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持续延烧,加上有打炒房、股市大跌及预期升息等因素,持续干扰房市,民眾担心房价泡沫化风险来了?专家指出,房价急涨自住客望价兴嘆,短炒投资客则是少赚求出场,买气瞬间降温,不过高雄库存成屋仅剩1935户的窒息量,短期供不应求,又有成本垫高房价,虽然买气下滑,但房价并未下降,预期市况呈「量缩价续涨」格局。

台积电宣布来高雄设厂后,买方担心「愈等价愈贵」的氛围浓厚,自住客出现恐慌买气,价格不断追高。去年以来,高雄房价与买气快速走扬,到了今年Q1,市区新案成交均价最低从3字头起跳,连桥头、冈山、楠梓等区,2字头新案都快要绝迹,自住客望价兴嘆开始观望。

短炒投资客也受政策影响开始缩手,不具名投资客指出,未来禁止预售屋换约政策一旦上路,不想交屋的投资客,现在只能「少赚求出场」,开始出现换约潮。

若从日前公布的4月高雄建物买卖移转栋数来看,4月为3389栋,与3月的4042栋相比,明显减少了16.16%;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719栋,也微幅少了8.87%。

高雄市代销公会理事长谢哲耀直言,高雄建商无屋可卖,中古屋主等产业进驻惜售,交易量当然萎缩。根据高雄市代销公会最新统计,目前高雄销售中成屋85场,预售84场,兴建中有200场,成屋库存仅1935户,预售库存为7583户,从高雄全年需求量约1万户来看,供给小于需求,供需失衡造成房价逐渐上扬。

大高雄不动产开发公会理事长洪光佐表示,近1年多主要受原物料、营造成本大涨,推升房价大幅上扬,以钢筋、混凝土价格为例,今年短短1季已经调涨2次,洪光佐怒批:「签约都没用。」建商原本庆幸预售完售,但因工料双涨、成本遽增,最后反倒赔钱,现在营建成本无限上涨,没有建商敢随便开盘。

建商递延开案,不少新案预计329檔期公开,如今拖到4、5月才陆续公开,洪光佐强调,虽然部分短期投资需求,已受打炒房等因素降低,但供给量却减的更快,已经呈现窒息量,缺工导致15楼大楼要2.5~3年才能完工,预期接下来还会量缩更严重。

谢哲耀说:「下半年高雄房市供给量一定缩,价则续涨。」自住刚性需求没有消失,投资客也已做好交屋的准备,从短期转为长期持有,就是看准长期的资产价值,尤其高雄基础建设完善,跟着公共建设、产业购屋,都能使资产保有未来成长动能。

虽然买气下滑,但房价并未下降,谢哲耀分析,目前来人减少,儘管成交速度放慢,但是代销採「拉长销售期」因应,甚至可以从预售卖到成屋,慢慢等自住客接受新房价。

高雄市房屋市场调查协会理事长黄诗萱说,一延再延的「艾美国际城」尚未正式开案,强销中的区域指标案,如「港湾1号院」、「「NeXT21」、「Park16」等案,因开放民眾预约看屋,儘管遇上疫情衝击,来人没有减少,大多维持周来人40~50组,甚至「朵朵森」因区域成屋不多,周来人衝上60组,价格也多挑战新高。

黄诗萱指出,利多因素还在,像是通膨疑虑愈来愈高,置产买盘仍有刚性需求,加上土地成本上涨,营造业界缺工、缺料情况难解,建商难有下修空间,预估房价「短期价平,长期缓涨。」

洪光佐建议,政府应从提高民眾薪资下手,并设法降低通膨,否则成本垫高房价,难有房价下跌空间.而非一味打炒房,让房地产业者无所适从。(品观点记者张雅云/高雄报导)

#房价 #投资客 #买气 #成屋 #洪光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