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7日为「国际不再恐同日」,是国际公认LGBTI人权纪念日,台北市创全国之先,推出「跨性别友善服务指引」,引导第一线服务人员透过观察与聆听,推动性别友善的市政服务。同志父母爱心协会的郭妈妈表示,北市跨出友善第一步,能帮助社会更了解跨性别者的需求。
北市府推出「跨性别友善服务指引」,以活泼的情境案例辅助说明,提醒不同领域工作者如何应对跨性别者,避免因不理解而误触「地雷」。例如老师在校园分组时,班上若有跨性别学生,可採弹性分组而不要用性别来分,尊重孩子的性别认同。
同志父母爱心协会的郭妈妈表示,很乐见北市府对这块踏出友善第一步, 虽然像友善厕所,因跨性别者不一定想让人知道,行政上有难度,也会被觉得多此一举,但至少有相关措施,让大家能关注他们的权益。
郭妈妈强调,对跨性别者来说,除了公部门帮忙,他们更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接纳,常接到个案因不被理解爆发家庭衝突,盼父母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协会也会提供父母相关资讯及经验谈,友善跨性别者这条路还很漫长。
励馨基金会多重歧视性别暴力防治中心陈督导呼吁,友善指引的下一步,是增加第一线人员在接触跨性别者的教育训练,像有个案去就服站,因为外貌与身分栏位不相同,遭受到性别歧视与不当对待,都需要北市府服务的第一线人员更多理解与帮助。
北市也整合各局处针对跨性别者的23项友善措施,包括不分性别厕所、兵役体检专属时段与空间、证件称谓贴纸等。台北市性别平等办公室执行长周榆修表示,跨性别者在同志族群中的处境相对艰难,大家也更陌生,希望这些服务能突破生活中各种性别框架。
此外,北市作为国际彩虹城市网络,今年也持续「号召姊妹市」于市府大楼扬升彩虹旗,并邀姊妹市美国洛杉矶市与亚特兰大市共同响应LGBTI国际人权活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