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委员会5月23日预告修正「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第5点内容。将菱砗磲贝、圆砗磲贝、扇砗磲贝、巨砗磲贝、长砗磲贝、诺亚砗磲贝、鳞砗磲贝等7种砗磲贝,列为珍贵稀有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海保署说,我国海域砗磲贝受到海洋污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有下降情形。
海洋保育署表示,砗磲贝族群数量稀少,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列为附录二物种,目前仅澎湖县政府与台东县政府禁止砗磲贝採捕,少数县市或保护区有砗磲贝的管理规范。
海保署说明,此次「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第5点修正草案预告,预告期间为60天,请民眾上官网查询,如有修正意见或建议,可在预告期间内陈述意见。海委会将汇整各界意见,做整体评估后,依行政程序办理后续事宜。
海保署依据2021年之调查结果,发现我国海域砗磲贝受到海洋污染、气候变迁、採捕压力、人为活动干扰等影响,普遍有成体比例偏低、密度低情形,族群数量有下降情形。未来如提高管理强度为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依野保法规定将不得捕捞、买卖、陈列、展示、持有、输入、输出或饲养、繁殖等行为。
海保署同时修正两种保育类珊瑚之中文名称为柴山多杯珊瑚(原:柴山多杯孔珊瑚)及福尔摩沙拟丝珊瑚(原:福尔摩沙偽丝珊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