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环球时报》24日报导,美国总统拜登任内首次「亚洲之行」第二站抵达日本,双方领导人23日会谈时又大谈「中国威胁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年,也是日本和平《宪法》实施75年。日本一些势力仍在极力推动「厌中反中」情绪。「防范中国」成为「政治正确」。日本的「厌中反中」情绪变本加厉、渲染「中国霸权」的日媒与反中势力相互利用。大陆日本问题专家认为,自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日本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态度便逐渐发生转变,并且在美国因素的影响下,在处理中日关系时已误入歧途。
《环时》报导,日本「反中厌中」情绪还向经贸领域蔓延。近40年来,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一直关注日本的涉中舆情, 5月11日,日本参议院通过《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意味着在法律层面推动与中国在科技、经济、学术往来等方面「脱鉤」。该法案本身并没有点中国的名,但从今年初到现在日本各界的反应看,该法律直接针对中国。
陈言说,回顾50年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那段歷史,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而当时的中国仍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期,两国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但中日在民间感情上都支持邦交正常化。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日本也向中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等到2010年中日经济规模发生逆转,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仍未走出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失落期」。日本本应通过与中国的正常交往维持或改善经济状况,但日本舆论却不断渲染厌中情绪,甚至不断预测台海局势升级,鼓吹日本应站在台湾一边,并在军事上遏制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陈言先后接触过数千名日本工程技术和经贸领域的人士,也採访过很多政要和大企业主管。一些日企最初愿意和中国企业分享先进技术,但当中企科研水准迅速提高时心态就发生变化。特别是最近10来年,不同国家的企业比的是研发速度、生产规模、数位化发展、市场占有率等,相对中企而言,日企在很多方面已自叹不如。
因此,陈言表示:「在已经落后中国的大背景下,日方还推出《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案》,试图与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脱鉤』,不知道这还有什么意义?但支持经济安保,以此防范中国在日本成了『政治正确』。」
他还表示,中国对日本投资经常遭到非议。中国人投资旅馆、饭店,帮助日本旅游业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带来巨大的旅游收入,但一些日本媒体却说中国人在「炒房地产」,甚至中国人购买一些常年无人要的土地也被说成是「蚕食日本国土」。
《环时》报导,陈言表示,上世纪80年代,很多会中文的日本人,特别是新日铁、日本航空的企业家与他交流时用的都是很典雅的表述,有的「之乎者也」说得比中国人还自然。大平正芳、中曾根康弘等政治人物在演讲时还会大量引用中国的典故。陈言记得自己问过自民党的人,宏池会中的「宏池」是什么意思,对方说,出处是中国东汉学者马融《广成颂》中的一句话:「栖迟乎昭明之观,休息乎高光之榭,以临乎宏池。」这表明,老一辈日本人深受中国文化薰陶,瞭解中国歷史。
但这些年,即使是会中文的日本人,和他谈论更多的是和中国的商业纠纷、中日经济差距或民间对立情绪。在人均收入方面,中日差距逐渐缩小,特别是很多日本人的收入多年没有变化,中国百姓变得越来越富有让他们感觉很不是滋味。他认为,如何改善中日关系,确实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