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绿竹笋盛产期,台南市白河区农会蔬菜产销班第7班、第16班,每天採收约4000公斤销往北农,白河区农会蔬菜产销班第7班长林源正指出,受疫情影响,近来拍卖价不断走跌,前2周一公斤次级品有110元,昨日竟跌到90元,今天更惨只剩70元初头,其他笋农也不禁嘆道「真惨」。
根据台南农改场资料,全台绿竹笋种植面积约7000公顷,其中7成集中新竹以北,另有1.5成集中在台南市关庙区、新化区、龙崎区及白河区,但南、北产季却不太一样,北部生产高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和8月下旬;南部则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及7月中旬。
白河绿竹笋产期从3月下旬到9月中旬,白河区农会蔬菜产销班第7班、第16班,共180多名班员,以种植绿竹笋为主,每天透早清晨,就可见不少笋农拿着割笋刀在田间来回穿梭採收,要赶在一早运到农会产销班的共同运销中心,交给老师傅仔细地一支支分级,再冷冻保存,待下午由货车从产地北上,运往北农拍卖市场。
林源正说,白河绿竹笋以前3月20日就开始採收,今年冬天较为溼冷,使得绿竹笋生长缓慢,产期延至清明节前后;此外,产量也不如以往,过去产销班每天销往北农的绿竹笋可达5000多公斤,今年运销量少了约1000公斤,不过即使量少,价格却没能上扬。
林源正提到,清明节前2周,品质最佳的特级品,拍卖到北农的价格每公斤400至500元,没想到过几周,本土疫情升温,衝击餐饮业需求,每公斤跌到约200元,如今现在只剩150、160元,另外次级品部分,以往拍卖价可维持100至130元,今天跌至70多元,现在只盼疫情早日趋缓。
绿竹笋白河产销班拍卖价格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