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鸥是台湾最小的鸥科鸟类,也是我国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每年4至7月是其繁殖季,在宜兰、花莲、桃园、彰化、嘉义地区均有分布,尤其在花莲溪出海口、嘉义新塭滞洪池、布袋溼地公园与桃园竹围渔港四处更有百巢以上。
小燕鸥在台湾终年可见,常单独或结群在海岸、河口、沼泽、鱼塭及盐田等溼地环境活动,每年4至7月是牠们的繁殖期,牠们偏好在海岸开阔的砂砾地筑巢,每巢会有1至3枚卵,由雌雄鸟轮流孵卵和育雏。
2021年度起,海保署为监测小燕鸥族群趋势,与国立台湾大学团队及各地鸟会志工合作全台小燕鸥的繁殖族群调查,结果发现除过去熟知的宜兰、彰化与嘉义有繁殖族群外,也首度在花莲溪出海口、嘉义布袋溼地公园及考潭滞洪池,还有苗栗后龙西湖溪出海口等地纪录到繁殖活动,总计观察到约有2250巢,成鸟估计有1783只。
然而,各地鸟会伙伴在监测过程中也发现多处繁殖地有野狗入侵、人为干扰情形,甚至有巢蛋疑似遭人为破坏,或车辆辗过巢位的痕迹,影响小燕鸥繁殖成功率。
海保署提醒,小燕鸥为海洋保育类野生动物,依据野生动物保育法规定,不得任意骚扰、猎捕、宰杀或为其他利用,请民眾在其繁殖地区附近净滩、垂钓或从事其他海岸活动时应多加留意,违者恐将面临对应刑责,请民眾共同保护小燕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