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行政院主计总处家庭收支调查结果显示,109年台中市民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约108.3万元、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高达36.2万元,双双达到县市合併升格以来最高水准。值得注意的是,代表「每人享有之经济福利」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自100年以来持续攀升,十年间成长幅度高达36.47%,高居六都第二。
台中市政府经济发展局长张峯源表示,「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即是家户所得收入扣除非消费性支出(例如利息、税金、保费、红包礼金等)后实际可运用的所得,再除以所得收入总人数而得出。可支配所得越高,代表「可以自由支配的钱越多!」,台中市自县市合併后,十年来平均每户可支配所得从91.5万元成长至108.3万元,成长约18.3%;另外代表「每人享有之经济福利」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从26.5万元成长至36.2万元,成长达36.47%,成长幅度高居六都第二,两项指标都持续攀升,并在109年达到歷年来最高水准。
张峯源强调,市长卢秀燕上任以来积极打造宜居城市,以蓝天白云计画守护市民的生活环境,加上完善的公共建设及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截至今年5月,台中不仅投资金额高达1兆478亿元,今年第1季更以8项经济指标连三季稳坐全国第一,尤其代表「企业有赚钱」的指标营利事业销售额,在卢市长上任后成长逾8000亿元,一举突破5兆大关,整体经济表现相当亮眼。
面对疫情挑战,台中市府表示,除了坚守防疫,为经济把关,更第一时间快速整合资源推出「纾困九箭」、「纾困十方」、「纾困振兴e79计画」,针对劳工、产业、市场、青创、表演团体、大眾运输等各种面向,透过减免或缓收租金,到减税、贷款协助、生活补助等各方式,提供各纾困对象适用方案,陪伴市民提供即时雨协助,力保经济稳定。
经发局并表示,家庭收支调查是政府改善人民生活、制定社会福利政策等重要依据,台中经济的成长有目共睹,但相较双北为企业总部群聚城市、新竹为半导体高科技产业重镇,台中产业型态服务业比例高达八成,又以工具机、手工具等传统产业为产值贡献大宗,产业确实有其独特性,市府将持续协助产业转型提升,吸引企业总部、金融服务等高薪产业投资进驻,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创造更多优质工作机会,推动经济正循环,为市民打造宜居乐业的新好台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