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期引爆的「火化之乱」、「火化争议」,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礼仪公司、殡葬业者以及民眾看法似乎都不一样,因此染疫身亡是否必须在24小时内火化,近期掀起热议。因为疫情期间,不少确诊者离世时,没有家属的陪伴,孤独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而来不及见上亲人最后一面的家属,心中更是留下遗憾。对于近期的火化议题,《网路温度计》整理出过去这两年多来,几件引发关注的「确诊亡火化」相关新闻事件,而网友们又是如何看待、讨论火化事件呢?

确诊亡24小时火化是误会?「陈时中、陈宗彦、遗憾、误解」 登热门关键字

疫情造成全台将近3000多人离世,过去两年以来,有不少家属因为「确诊者遗体24小时火化」的相关规定,在家人确诊死亡之后,见不到最后一面,疫情指挥官陈时中近日被问面对相关规定能否放宽,他表示「从来没有这样规定过」,而这番话也引起各界疑问。为了解释疑虑,陈时中于6月5的记者会上拿出公文说明,从2020年1月15日开始,处理尸体的流程就没有变过,只有要求「儘速」火化,而非「24小时」内火化。但陈时中也坦言:「这个公文很容易让大家误解,会儘快找业者讨论,做到满足家属愿望,并让从业人员安全的处理方式。」

根据《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日期:2022/05/31~2022/06/05)统计调查,在近一周的「24小时火化」议题上,网友们讨论相当热烈,在网路热门关键字部分,除了陈时中占有相当高的讨论度之外,其他像是「确诊、火化、来不及、最后一面、遗憾、误解」等等也都在榜单内。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确诊亡要24小时火化?陈时中秀公文厘清:仅要求儘速火化

进一步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日期:2020/01/20~2022/06/05)观察分析,从2020年1月台湾第一起确诊女台商事件后开始统计,「确诊后死亡24小时火化」议题上,出现好几起讨论。其中网路声量第1名就是近日引发讨论的「火化争议事件」,2022年6月5号,讨论数衝到12,610笔。主要原因是家属盼放宽染疫死强制24小时内火化的规定,而陈时中秀公文强调只有要求「儘速火化」,引起高度热议。

新北2岁童染疫死亡后24小时火化 父母穿着防护衣送别

网路声量第2名落在2022年4月19日,共7,741笔讨论。当天台湾出现首例儿童确诊死亡案例,新北市一名2岁男童抢救6天宣告不治,父母穿防护衣送最后一程,遗体也应规定24小时内火化。网路声量第3名出现在2021年6月11日,共5,388笔讨论。属于疫情重灾区之一的新北市,有市民因确诊而死亡,侯友宜在脸书贴出一张背影照,亲自在三峡火化炉前送别没有亲人送别的新北市民。至于网路声量第4名为2021年6月6日,共有2,482笔讨论。当日双北确诊火化数比指挥中心公布的还高,中央遭大家质疑火化死亡也要校正回归。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image source:《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

分析说明

分析区间:本文分析时间范围为2020年01月20日至2022年06月05日。

资料来源:

《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拥有巨量资料,以人工智慧作语意分析之工具资料搜集范围:累积超过30亿笔以上的网路数据库,其内容涵盖新闻媒体、社群平台、讨论区、部落格、地图评论等网站。

研究方法:

系统观测上万个网站频道,包括各大新闻频道、社群平台、讨论区及部落格等,针对讨论『确诊后死亡24小时火化』相关文本进行分析,调查「网路声量」(注1)、「热门关键字」(注2)作为本分析依据。

*注1 网路声量: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计算社群讨论及新闻报导提及的文章则数,声量越高代表讨论越热,能见度越高。

*注2 热门关键字:透过『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萃取网路上的文章与主题共同出现的关键热词;次数越多,字词越大;可用来厘清核心议题与重点人事物。

#讨论 #火化 #家属 #确诊 #陈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