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防疫保单可能带来的惊人理赔,台湾产险业会不会步上泰国产险业后尘,直接让公司倒闭,民眾也拿不到保险金?中华信评7日表示,台湾产险公司应不至于付出像泰国保险公司那样高的代价,尤其台湾的产险公司普遍拥有良好的资本水准,并维持良好的流动性。

「与病毒共存」为当前政府防疫政策,销售防疫险保单的产险公司因赔都赔不完,恐沦为「惨」业,尤其有亚洲邻国泰国产险业的前车之鑑,已有4家业者因理赔不当遭到保险执照吊销,民眾也无法顺利取得保险赔付,台湾民眾担心这般梦魇会再度在台湾发生。

作为台湾产险公司主要评等机构的中华信评,7日发布的相关报告是产险业深陷防疫险之乱以来,第一份深入分析报告。报告中,中华信评仔细分析泰国防疫保单和台湾国防疫保单面临的情境,包括泰国目前感染率为6%,台湾为8%左右;泰国销售的防疫保单张数达4,200百万张,台湾为600百万张;52家泰国保险公司当中有16家保险公司销售一次性支付的防疫保单,总保费收入约合3.22亿美元(截至2022年3月15日),台湾为7,250万美元(截至2022年5月23日)。泰、台两个市场目前都已停止销售防疫保单。

中华信评信用分析师王佩龄指出,和泰国防疫保单相较,台湾有三点大不同:1、台湾每张保单的保费较高。2、台湾的保单保障较低。3、台湾销售的保单数量较少。同时,泰国产险业的理赔金额累计到2022年6月底前,可能会达到29亿美元。台湾部份,金管会7日公布的数据为新台币54亿元,约合1.83亿美元。

上述的推估,中华信评奠基在四个假设情境,作为预测依据:一、600万张有效防疫保单。二、每张保单平均理赔金额为新台币4万元。三、防疫保单略有再保险分出。四、台湾疫情的感染率可能将在6月底时达到高峰,且在染疫至申请理赔之间存在时间差,理赔金额将在5月至7月间暴增。

王佩龄指出,台湾产险公司应不至于付出像泰国保险公司那样高的代价,惟需注意的是,台湾产险公司的资本规模较小,在未备有妥善的资本復原计画的情况下,亏损可能会对部分产险业者的资本水准带来负面影响,而整体产险业也恐将因此亏损渐增,尽失超过一年的正常获利水准,也终结该产业连续长达21年的获利表现。

#橘子 #泰国 #防疫保单 #产险业 #中华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