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宅经济成熟,近来有诈骗集团佯装农产脸书卖家,一名消费者下订后,被要求提供信用卡资料及OTP动态密码,短短2小时内就被盗刷8次,损失19万。民进党立委锺佳滨接获陈情后,直言目前第三方支付对消费者的保障形同放空城,要求经济部、金管会应尽速加强警示机制,并对第三方支付业者进行专案检查。
向立委陈情的王姓受害者表示,日前她透过网路订购屏东芒果,结果遇到藏身在农产粉丝专页的诈骗集团,在她下订后,佯装卖家要求提供信用卡资料及手机简讯的OTP动态密码,对方取得资料后,旋即拿去绑订第三方支付系统,短短2小时就藉此方式盗刷8次,总金额19万。
被害人表示,经向警方报案后,进一步发现也有其他相同遭遇的受害者,遭盗刷金额从2万5千到13万不等。她表示,诈骗集团明明只取得1组简讯授权,为何能以同样的密码进行多次消费,代表第三方支付的验证机制本身就存在问题。
接获陈情的立委锺佳滨表示,2021年因网购而遭盗刷的金额高达19.3亿,网路诈欺情况相当严重。然而,现行一般行动电子支付为了保障安全,设有身分认证机制、限额办法、安全控管基准及定型化契约,但第三方支付却只有定型化契约这道门槛,形同是放空城。
锺佳滨强调,虽然设定愈多安全门槛,会让民眾因为麻烦而降低使用意愿,但如同ATM每次限领3万、每天最多领10万的机制,其实就是在保障使用者的权益,因此第三方支付也应该思考设定门槛。
不仅如此,锺佳滨认为,在定型化契约部分,金管会应立即要求第三方支付业者,在传送验证简讯时,必须标示店家资讯,清楚的让消费者知道「自己是在跟谁交易」;而第三方支付也必须有一套机制侦测异常交易,以降低盗刷的可能性。若一旦发生消费者遭盗刷,也应有法定争议处理程序,才能提升消费者的网路购物安全性。
面对法规漏洞,金管会专门委员曹玉翎表示,将与银行公会讨论发送OTP动态密码时必须加上警语并注明发送来源,同时也将从类似争议检视银行风险控管状况。
行政院消保处消保官王志宏也表示,现行第三方支付定型化契约的管理强度确实未达电子支付的强度,会要求经济部针对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进行修正,再提报政院审议。经济部专员李勇毅回应,将研拟修订第三方支付定型化契约应记载及不得记载事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