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新生老屋再添生力军,位在大稻埕街区的「稻舍」及「贝壳好室」8日对外开放,2栋超过百年的老房子透过北市文化局老房子文化运动计画,媒合民间单位进驻,活化老屋再利用,副市长蔡炳坤也宣布,年底前将有22处老房子开放。

大稻埕是台北歷史悠久的老街区,具有不同城市风貌,延续清末、日据及战后各样的建筑型态,蔡炳坤今受邀为「稻舍」及「贝壳好室」剪彩,他表示,老房子运动接下来还有阳明山草山行馆、原台北刑务所官舍、赖氏祖厝在年底前营运,累计22处对外开放,让歷史成为市民生活一部分。

蔡炳坤指出,北市文化资产是全台湾最多,至天已有513处,其中102处、将近5分之1就在大稻埕,「稻舍」及「贝壳好室」原本是都市再生前进基地推动计画,接续加入老房子文化运动重新修復。

文化局指出,「稻舍」所在的老房子,昔日是「益兴碾米工厂」,2年前被登录文歷史建筑,后转为商业及住宅,营运团队斥资近200万元,改造成米食文化餐馆。此外,「贝壳好室」在2005年被指定为歷史建筑,横跨清代、日据及近期不同阶段的增建形式,如今成为新创集资计画展示及活动外,也作为共同工作合作空间,乘载着百年歷史老屋,成为创意源源不绝的创新基地。

#老房子 #大稻埕 #稻舍 #贝壳 #好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