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大海运公司陆续发布今年第1季财报,全球货运航运业延续去年的火爆行情。有的海运公司跑跑一趟欧洲就能赚出一条船的钱来,有的航运公司平均一天能赚6亿元(人民币,下同)。
目前已公布第1季业绩的海运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呈现大幅增长。全球第4大海运公司中远海控财报显示,2022年第1季营业收入1055亿元,年增63%,净利276亿元,年增79%。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2022年运价最高时,如果一艘满载2万标准货柜的货柜船从大陆上海前往英国伦敦,一个航次的运费收入约1.6亿美元,刨除各种成本,基本可以抹平该船的造价。
全球第一大海运公司马士基2022年第1季财报显示,营收193亿美元,年增长55%,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91亿美元。平均下来,相当于每天赚了6.69亿元人民币。
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6月初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SCFI)已经超过4200点,较上期上涨超过32点。航运咨询公司德路里(Drewry)近日将集运公司全年获利预估上调至3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兆元,较去年增长40.19%。
海运市场如此火爆,船东的订单也雪片般涌向了上游的造船厂。
近日,德国造船和海洋工业协会表示,全球造船业绝大部分订单已流向中国和韩国。今年前5个月,全球新船订单中,中国承接船舶247艘,占全球市场52.5 %,排名第一;韩国承接148艘,占38.5%,排名第二;日本承接38艘,占7.3%,排名第三。
目前,全球在建货柜船近900艘,总运力约为680万标准货柜。丹麦船舶金融公司5月初曾发布警告称:如果目前新船舶订单持续下去,未来的运力过剩将会长期影响货柜市场。
大陆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曹亚伟表示,从接到订单到建造成船,需要1到3年的时间,往往是航运周期可能处于高点位置时,船东下单买船,等船造好的时候有可能已经处于航运周期的低点。因此要注意调整造船产业的产业节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