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延续,近日仍维持在每天新增数以万计本土案例, 民眾对于可以舒缓头痛、喉咙痛及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状的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需求增加,成为近期热门的居家常备药之一。不过财团法人药害救济基金会提醒,NSAIDs类药品虽然临床用途广泛,但也会引发肠胃不适或水肿等常见的不良反应;若是不当使用还会造成急性肾损伤或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尤其4类高危险群务必更加谨慎使用。
为了守护肾臟健康,使用NSAIDs类药品前应谘询专业人员,详阅使用说明,并按医师或药师指示服用,原则上是「低剂量、短期使用」为主。要提醒的是,若用药后疼痛持续超过10天或发烧超过3天仍未缓解,建议尽速就医。
根据药害救济基金会近年的统计,NSAIDs类药品是药害排行榜的常客,当中,diclofenac及ibuprofen是常见的致害药品。
专家指出,NSAIDs类药品会减少肾臟血流的供应,使肾臟过滤废物的功能降低,长期下来会提高肾损伤的风险。
其中,高龄者或有心衰竭、肾臟病史的患者等,使用NSAIDs类药品引起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又比一般人更高。
药害救济基金会提到,曾接到一件ibuprofen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案例。一名70多岁男性本身有心律不整及心衰竭等病史,因为急性咽喉炎就医,处方ibuprofen、抗组织胺等药品治疗,服用数日后,陆续出现下肢水肿、小便量减少、体重增加及蛋白尿等症状,诊断怀疑是ibuprofen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经住院治疗数周后,病况改善出院休养。
●高风险族群应谨慎使用 并主动告知病史
药害救济基金会提醒民眾,在使用NSAIDs类药品前,应主动告知医师或药师自身病史及正在使用的药品,并仔细了解用药注意事项。有以下情况的民眾,用药后可能会提高肾损伤风险,应特别谨慎并留意相关不良反应症状。4类高风险群更要特别注意:
药害救济基金会提醒民眾,服用NSAIDs类药品务必记得「适当剂量、短期使用」的原则,同时服药期间应补充足够水分,一天应喝6到6杯水(约莫2000毫升),且勿饮酒。
如果出现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疲倦、食欲不振,甚至呼吸急促等症状,应提高警觉,有可能是肾损伤前兆,最好儘速就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