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一直都在,每年都会有数个地方传出财政困难。中国官方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于今年初发布的「2022年经济蓝皮书」中也提及,2022年的财政收入压力仍大。

与此同时,在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再起的背景之下,中国坚持「动态清零」,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也被认为增加地方财政压力。

根据香港01、中新财经报导,为了稳定经济,中国国务院近日发布「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省以下的各级政府以积极作为遏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防范债务风险。

这份意见强调以增量改革为主,适度调整存量结构,优化权责配置和财力格局,落实省级政府责任,按属地原则和管理权限,令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化解债务风险。

根据人民日报引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分析,这份意见明确规范了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依据,「参照税种属性划分收入」、「规范收入分享方式」、「适度增强省级调控能力」等3方面改革,为进一步整理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提供了基本规范。

意见中提到,对金融、电力、石油、铁路、高速公路等领域税费收入,可作为省级收入,也可在相关市县间合理分配。除按规定上缴财政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外,逐步减少直至取消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政府间收入的做法。

同时要理顺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严禁虚收空转、收「过头税费」、乱收费,不得违规对税费收入指标进行考核排名。(编辑:吕佳蓉)1110614

#财政 #地方政府 #中国 #收入 #隐性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