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台北市长选战备受瞩目,国民党已提名立委蒋万安参选,外界预估北市副市长黄珊珊也将投入选战,民进党人选则悬而未决。据智库最新网路声量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半个月期间,前交通部长林佳龙出现3大隐忧:一是议题流于单一,无法串联打出「组合拳」,网路声量难以延续,二是相关论述和攻防无法吸引绿营侧翼关注,三是在绿营社群内部,对手陈时中声势仍然「毫无悬念的」大胜林佳龙。
近期有媒体报导,卫福部长陈时中支持度出现显着下滑,不仅防疫红利耗尽,也走下神坛,与林佳龙的民调差距随之缩小,甚至几已呈现打平状态,更有人直言民进党并不是「非陈时中参选不可」,民调消息在林佳龙端出愿景政策后随之而来,引发外界关注。
为瞭解林佳龙在「空战」方面的网路声量走势,TPOC台湾议题研究中心透过QuickseeK快析舆情资料库,分析自5月31日至6月15日,网路上与林佳龙有关的舆情资料。网路数据发现,调查期间提及林佳龙的网路声量共15813则,其中3波声量高峰分别出现在:6月3日针对台北市交通政策提出「台北首都圈交通Plus」,说明如何纾解台北市塞车之苦,获得1720则讨论声量关注;6月7日他呼应蒋万安,抛出中正纪念堂转型议题;6月13日林佳龙因主张「百亿政见救首都观光」与台北市长柯文哲上演口水战,遭柯狂酸「我妈说先有计划再编预算」,林则反呛「我不是妈宝」回应戏谑言论,当日创造4094则声量。
然而网路数据显示,林佳龙的网路声量起起伏伏,尤其在抛出一个议题后,虽然在当天能有声量回馈,却没有办法让讨论热度「续航」,在近月这几波议题声量高峰后,声量都是立即消退回「冰点」,以与柯文哲「斗嘴鼓」看似成功搏版面为例,该议题的声量在隔天14日又立刻「腰斩」至2185则,再过一天后更回落至442则低点,同一个议题无法创造第二、第三次的声量波段。
另一方面,林佳龙端出首都政见后,随即有媒体报导林佳龙的民调与陈时中打平,前后呼应的消息引发政坛讨论。TPOC进一步分析近3个月以来,陈时中和林佳龙的在脸书亲绿粉专的声量数据,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3月15日至6月15日,亲绿粉专共有792篇贴文提及陈时中,却仅28篇贴文提及林佳龙,似乎「乏人问津」,难以成为绿营侧翼攻防偏好引用的政治人物。
此外,这些少数有提及林佳龙的贴文中,互动数也明显不敌陈时中相关文章,总共仅取得25180次互动,陈时中的相关贴文却有近83万次互动,亲绿粉专提及林佳龙的贴文互动数仅为陈时中的3%左右。显示在网路社群上,绿营侧翼仍然喜欢吹捧陈时中,儘管有党内人士匿名受访称「台北市不是非陈时中不可」,但林佳龙在社群上并没有享受红利,依旧陷入「门庭冷落」的尷尬处境。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