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的夏候鸟「董鸡」又在台南现踪,鸟类生态摄影家吴素娥10天前在山区东山区发现1只董鸡后,在滨海的将军区更发现3只的董鸡族群,令她直呼「超幸运」。
董鸡主要栖息在芦苇或草丛的沼泽,或水淹的稻田、甘蔗田等,被老一辈农民称之为「田董」,以前是田间常见的鸟类,不过,近年因农药问题及栖地缩减下,愈来愈难看到牠的踪迹。
吴素娥表示,10天前与2位摄影家,受邀到东山区吉贝耍部落拍摄1只民眾发现的董鸡后,2天前在故乡将军区田地,无意间听到董鸡的叫声,刚开始以为可能是自己幻听,因为董鸡是极为稀有的候鸟,不相信自己居然可以如此幸运无意间碰到。
吴素娥说,东山区首见董鸡后,才熟悉牠的「董、董、董」招牌鸣叫声,因此在将军区确认到董鸡在求偶鸣唱后,听声辨位用望远镜仔细搜寻多块农田,先找到1只董鸡公鸟,后来陆续发现1只母成鸟及1只转换繁殖羽中的公亚成鸟。
台南市生态保育学会理事长邱仁武表示,董鸡雌鸟全身大致黄褐色,头顶暗褐色,无额板。雄鸟繁殖期体型较大,全身大致灰黑色,尾下覆羽有灰白色宽羽缘;而雄鸟非繁殖期似雌鸟,但整体色泽较深,脸及腹面微灰,腹面细横纹及体背黑褐巴轴斑也较明显。
吴素娥提到,这次在将军区田野发现的3只董鸡,可能同属1个家庭,因为牠们是夏候鸟,理论上是到台湾繁殖,只是牠们都躲在很高的草丛内,实在难拍摄到牠们孵蛋或育雏的画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