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出去」,身为国城建设第二代长子,洪士庭叙述2001年某日的一场会议之后,被父亲、国城集团总裁洪平森「下令赶出门」的隔天,便只身飞往南半球的澳洲昆士兰的学习、成长过程,却也因而开启洪士庭另一个人生视野,开创不一样的国城江山。

2003年在昆士兰大学取得金融硕士学位之后,台大资工系毕业的洪士庭,返台进入国城建设担任董事长特助迄今,一幌已过19年,放眼国内企业二代,真正担负营运决策,并且迈向实质接班的,洪士庭可说是少数的青壮辈之一。

现年43岁的洪士庭,第一个主导的开发项目,正是国城建设首次跨入的商办,也是国城集团总裁2006年同意接下的烂摊子、现在的高雄软体科技园区,他说,「要做就要做不一样的」,因此,他找来中北部的三位第一线建筑师,先从产品定位、需求着手,再规划、设计、完成现在的高软园区。

洪士庭指出,为了监工,他每天上午6时就到工地,晚上12时才离开,对于当时刚入门的他而言,是必要的学习、以及施工的掌握,毕竟,在学术领域,他的专长是资讯工程和金融,建筑的兴趣是在澳洲留学期间,因为见识许多澳洲独特且具美学的建物而产生,建筑专业知识也是工作过程边做边学而得。

一开始,他只知道要盖好房子,但,还不懂好房子要怎么盖,因此,洪士庭除了积极汲取建筑专业知识,更重视建筑师和设计师的人选。

他说,有了优秀的建筑师,就可缩短建物蓝图规划与实际施工的落差,再加上良好的工班、营造团队,但,最后的成败,还是要业主负责,因为,最后的决策还是来自业主,而业主如果不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更是自己的问题。

除了盖好房子,洪士庭另一个经营哲学是,要跟同业不一样,做不一样的建筑开发,虽然他经常和父亲洪平森意见大相径庭,但,拿下4万多坪位于路竹的土地,造镇、兴建「高雄小城」别墅,却是父子难得的一条心,也成高雄建商的创举。

向来坚持、自有主见,也特立独行的洪士庭,有一次在宝成建设与宝成少东会商合作开发事宜时,从中山路与民权路的双子星大楼高楼层办公室,发现中华路与復兴路口的2,112坪建地,实属市区宝地,心里便盘算如何购得,却遭父亲洪平森泼了一盆冷水,认定他买不到。

不过,洪士庭一点也不以为意,单身匹马北上,拜访太平洋建设董事长章启明,并向章启明表达将来兴建完成之后,每坪可卖50万元的决心,当时,章启明也不看好,双方从开始的沟通合建,到最后,洪士庭在2010年,以每坪74.6万元完成购地,让父亲洪平森刮目相看,这也就是国城建设现在销售中的「定潮」豪宅基地的取得由来。

洪士庭在拥有高软园区、高雄小城、以及定潮等各具代表性的作品之后,近年转进公办都更,先后拿下高雄捷运凤山国中站周边地区公办都更、台南平实营区公办都更、嘉义市民族国小西侧公有土地第一期公办都更、以及高雄亚湾「特贸三」等四大案,可说是国内建商的创举。

洪士庭表示,他和父亲洪平森虽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取得土地,加工、兴建不囤地的理念,是一致的,只是,市区优质的建地越来越少,而公办都更的基地,通常位于核心区,因此,只要财务试算有合理利润,国城就会持续投入,即使以前未曾接触的地上权住宅,他也会伺机投入。

毕竟,地上权基地除了大多位于蛋黄区之外,在所有权住宅房价已高的情况之下,地上权住宅将是未来的目标之一,不过,洪士庭强调,无论是公办都更、或是地上权,近期在基地的选择上,将跟着中央政府的大南方政策,锁定嘉义以南的标的,未来也会伺机北上,越过浊水溪。

#宝成 #台南 #洪士庭 #公办都更 #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