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左化鹏专栏】在台北市的骨董巷,遇见了好久不见的唐琪。年轻时的唐琪,饰演舞台剧《蓝与黑》的女主角唐琪。唐琪演唐琪,活灵活现,令人印象深刻。
岁月的风霜,并没有改变她太多的容顏,她笑语嫣然,穿着桔红色的外套和浅色牛仔裤,让人一见就想起当年紥着两条马尾辫,和一双乌溜溜大眼睛的「甜姐儿」唐琪。
她和我是苏北同乡,出生在一个守旧的家庭,父亲是空军将官,母亲是操持家务的传统妇女。她读淡江中文系时,因热爱表演艺术,加入了话剧社,演出了多出话剧,由于演技精湛,受到星探注意,后来,加入了台视,成了基本演员。当时,台视女演员中有两位后起之秀,一位是童星出身的张小燕,另外一位就是唐琪。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唐琪的父母望女成凤,期盼女儿心无旁鹜,专心念书。她的父亲不苟言笑,对女儿出现在萤光幕前,大惑不解,啧有烦言,母亲也羞于向外人提女儿是演员。
无奈木已成舟,父母虽不表示赞成,但也不再坚持反对。谁能料到,这个女儿,不但成了着名演员,后来还创立了「花旗蛋糕」,改变了台湾的糕饼业。连李登辉和夫人曾文惠都爱吃,还送了唐琪一张他们和蛋糕的合影,只是唐琪从未示人,她的蛋糕会说话,不需要靠这张照片宣传。
星海浮沈,张小燕后来跳槽到华视,唐琪也息影,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远嫁到纽约长岛,洗手作羹汤,当了八年的家庭主妇。这期间,她拜师学艺,学会了做奶油花和制作糖霜。后来她奔父丧,并为了长期照顾老母亲,举家又迁回了台湾,为今后的生计,她和夫婿筹备开蛋糕店。
台视知道她回国,大喜过望,又邀她演出短剧和连续剧,「在水一方」她饰演一名老奶奶,「流星花园」她饰演玉嫂,「不良校花」她饰演贾外婆,「爱上朱古力」她饰演方奶奶。她是天生的好演员,不论是什么角色,她演什么像什么,甚至不需事先背台词,除此之外,她还主持节目,并出版了「朱古力的世界」、「唐琪的粗食主张」和「吃的健康」等着作。
能者多劳,同时,她的蛋糕店开张了,取名为「花旗蛋糕」。当年,台湾糕饼店制作的蛋糕,大多一成不变,圆圆的蛋糕,单调的写着「生日快乐」字样,唐琪的蛋糕则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她把艺术融入了蛋糕中,字样则有「情人节快乐」「步步高陞」等,自用送礼两相宜,甫经推出,掀起一阵风潮,全盛时期,在台湾和新加坡共开了三十八家分店。
由于生意太好,她的合伙人另起炉灶,唐琪不得已结束营业。她的蛋糕成了人们舌尖上回忆的美味。沉寂了好长一段时间,唐琪又准备復出了,她始终不能忘情「花旗蛋糕」,毕竟那是她一生的心血和梦想。
台北市建国南路一段291巷,就是台北人通称的「骨董巷」,以往这条巷弄,到处可见栉比鳞次的骨董店,陆客摩肩接踵来这里挑选古玩、字画、艺术摆件、沉香、玉石、老茶叶、和石雕佛像等。如今,陆客不来,荣景不再,巷弄中阒无人迹。我和唐琪大姊,就在「哑舍古董店」,喝着陈年老普洱茶,絮絮閒聊。
哑舍骨董店的主人龙惠农,是一名奇男子,他姓龙,出生在小龙年(蛇年),朋友都叫他小龙,名字惠农,看起来像农委会主委,却是一名骨董商。
小龙的父亲龙得志,当过金防部政战主任,和復兴冈政战学校副校长。一心希望么儿克绍箕裘,当一名保家卫国的职业军人,不料,小龙不成材,读中正预校时,逃学到宜兰泰雅族聚水部落鬼混,后来,读普通高中,辛辛苦苦念了六年。退伍后,没有文凭,只好到大陆找头路。
「谁叫我的父亲是江西人,我是的母亲是湖南人,命运注定我要流浪江湖」。小龙如是说。他到了北京后,因缘际会,学做骨董生意,后来,又浪迹上海学买卖,并到云南昆明收购普洱茶。
少年子弟江湖老,他燃了一炷沉香,香烟裊裊中,娓娓诉说往事,他用铁壶煮水,冲泡陈年普洱待客,茶色老褐,入口回甘,韵味悠长,我注意到他收藏的普洱茶砖,已有七十多年歷史,是「能喝的骨董」,比他的年纪还老。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