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哲学与汉学之岛」跨文化国际研讨会7月将在国立中山大学登场,21名来自近10国跨领域、跨文化的汉学家、思想家,针对普世乱象,集思广益探讨「共生哲学」的潜力与可能性。
研讨会主题聚焦在汉学的古典研究与当代诠释、跨文化视域下汉学的价值重估、从汉学资源开发共生哲学的潜力、共生哲学的探讨与开辟、深度歧见与齐物转化、一分为二或合二为一的吊诡思维与共生辩证等可能性议题,提供持续思考共生哲学的多重观点。
中山国际汉学平台表示,此次会议主题为「共生」,自然生生不息,人文多元多姿。人类与万物,共同居存于苍穹下、大地上,同属一家,命运连枝。自然界虽不乏生存竞争,但绝不像人类社会的衝突斗争,经常走向零和游戏(Zero-sum Game)。
国际汉学平台指出,当今天下,举凡气候失调、大地荒芜、生物灭绝、种族衝突、贫富悬殊、强权恶斗,产生刚强霸凌柔弱、斗争刚强。当世更迫切需要「共生」的思想运动,以「双赢」的「无限游戏」的王道,取代「独赢」的「有限游戏」的霸道。共生之道,不否定竞争与衝突,但力求迴避「永不知足」的刚强争伐;共生之道,期待在彼我差异、相依相待的辩证张力中,转化「一分为二」的生死斗争,调节双方而永保余地。
中山大学文学院提出「跨文化汉学之岛」的理念与实践,希望藉此促成「共生」思想的兴发运动,为不同的是非立场,搭建对话与转化的「共生互化」之平台。将以台湾的人文风土、高雄的海洋风韵为据地,一方面,「通古今之变」地对古典汉学资源进行价值重估与持续开採;另一方面,「东西之变」地邀请跨领域、跨文化的汉学家、思想家们,齐力集思广益「共生哲学」,让作为「跨文化汉学之岛」的台湾,在人类的焦虑年代,发挥其可贵的文化软实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