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闵博士带领在地解说志工学习无线电追踪器的操作。(台南社大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孙敬闵博士带领在地解说志工学习无线电追踪器的操作。(台南社大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亲子檔观察穿山甲观察用掉落式陷阱的操作。(台南社大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亲子檔观察穿山甲观察用掉落式陷阱的操作。(台南社大提供/曹婷婷台南传真)

穿山甲是台湾浅山地区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台南龙崎恶地地质公园一带道路常见穿山甲出没,但穿山甲数量已少,却曾传出于182线水桶湾遭路杀;台南社区大学开办「野地龙崎士」带领20多名龙崎乡亲及社大学员找寻穿山甲,期促成在地成立社区保育巡守队,让更多人了解及保护龙崎地质公园丰富生态。

台南社大主任林冠州指出,社大关注龙崎生态至少7年,随着中央与地方都同意于此设置生态地质公园,于是携手在地协会启动龙崎地质公园的生态课程培力,期能以在地生态资产来促进社区经济发展,让更多居民投入生态导览工作。他举例,知名182线「水桶湾」不只常传重机飙速事故,也曾传出穿山甲遭路杀。

你知道穿山甲是吃住在树上的举尾蚁跟白蚁填饱肚子吗?台南社大「野地龙崎士」由屏东科技大学生物资源所穿山甲研究员孙敬闵指导解说,课程设计以台南社大长期累积的龙崎生态调查为基础,以龙崎永续发展协会解说志工及关注龙崎的社大学员做为培力对象。

孙敬闵说,世界上共有8种穿山甲,栖息在台湾的是中华穿山甲,分布于台湾约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丘陵、原始林、次生林及稻农垦地,由于穿山甲为夜行性、不会发出叫声、足迹爪痕难寻等特性,调查工作相当困难,通常依靠在地居民发现并通报,才能做进一步追踪调查。

他说,目前野狗在浅山地区攻击穿山甲的比例逐年上升,他期待能协助在地社区成立保育巡守队,共同为龙崎恶地地质公园的野生动物尽一点心力。

在地解说志工杨小姐说,近年时常在182线上目睹穿山甲横越马路,看到时,会在安全前提下,协助穿山甲横越马路,希望透过专业学习,有效降低穿山甲等动物被路杀的可能。

台南社大环境小组召集人黄焕彰说,政府在龙崎推动地质公园与自然保留区的设立,龙崎恶地有其脆弱性及多变不可控特性,要避免不当开发及破坏地景,也希望能有更多居民投入生态导览行列。台南社大也呼吁,目前地质公园地目仍编属于工业区,市府应将土地回归山坡保育区的用途,才能防止这块生态净土被破坏。

#龙崎 #穿山甲 #台南社大 #地质公园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