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与物价高涨,让不少年轻人选择躺平,律师吕秋远也说,很多长辈认为与其花钱买苹果手机和星巴克,不如存钱买房,但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努力就会有收穫,那些心灵鸡汤根本就是泻药。并以自身为例替年轻人说话,反正房子买不起,干嘛不买些让自己快乐的小东西。而且孩子其实也想问爸妈,当年信义区都是稻田的时候,为什么不赶紧买下几千坪啊!
律师吕秋远昨在脸书发文分享,常听到很多长辈碎念孩子说「现代的年轻人都不晓得存钱买房子,只知道买iPhone、喝昂贵的星巴克,每个月只能存5千。复利计算,你知道10年后会差多少吗?」他以前也很相信这种努力就会有收穫,认真工作就能有结果的话,但随着年纪增长,他越来越觉得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根本就是泻药。
吕秋远表示,以他自己为例,如果没有稳定工作的爸爸、关心他要读书的妈妈、还有天生算是健康的皮囊、被压扁也会膨胀回来的心灵,他要怎么从一个偏远地区长大的孩子,到国中才开始学英文,然后长大变成一个律师呢?
吕秋远透露,他爸爸是朴实的国营企业员工,没用过提款卡,也没办信用卡,一条内裤穿10年不换,靠着微薄的工资养活全家人。可是,从小到大他想学习乐器、买课外读物、学棒球或是参加校外教学等等,爸爸通通都不准,爸爸总是说「只有认真,才能有收穫;穷人要翻身,人生只能靠自己努力,落魄的时候,不会有人帮你。」
吕秋远指出,买书阅读、学音乐、学体育和参加校外教学,在现在任何一个有能力、有意愿照顾孩子的爸妈来看,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吗?穷,不能穷孩子、苦,不能苦未来,对不对?但,这个就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一样的废话。起跑点就是家长,跟孩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没办法栽培小孩呢?就没钱啊!
吕秋远表示,当年他爸妈要养3个孩子,刚进公司薪水只有5千元,到退休时还是只有5万多元,一生贡献给这个家,他还能对爸爸要求什么?所以,不要再问为什么别人的小孩可以学测满级分、可以上耶鲁哈佛;为什么不愿意节省「不必要的开销」,存下钱来买房子;为什么不能认真一点,就能成为人中龙凤,光宗耀祖?
吕秋远也说,反正房子买不起,干嘛不买些让自己可以快乐的小东西。孩子可能也想问,为什么爸妈当年没有在信义区都是稻田的时候,买下几千坪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