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人才荒,为什么有些企业人才不缺?他们如何留住爱将?如何吸引好手?薪资福利很重要,组织文化更重要。
「这两年的人才『荒』,我们是真的很『慌』!」这句话是台湾所有企业的心声,并不新鲜,但从「科技人的梦幻企业」Google台湾团队口中说出,却有些意想不到。
「急速短少的新鲜人数量,以及人力市场的竞争,『荒』的感觉很真实,也很强烈,」Google台湾人资长吕亚樵坦言,不管是徵才、还是留才,单纯的薪资诱因不见得管用,团队需要重新盘整优势,并提供更有弹性的工作方式、福利条件,才能齐备未来成长所需的人才。
美商公司Google〉鼓励合作,重视工作与生活平衡
软体起家的美商Google,近年深入硬体产品,台湾团队也从软体领域,拓展至硬体开发、供应链管理,目前台湾是Google全球研发基地之一,也是美国之外最大的硬体研发基地,外界估计团队多达5000人。
今年5月,Google执行长在硅谷一口气宣告推出七款硬体产品,包括手机、手表、耳机、扩增实境AR眼镜等,当中都有台湾团队的贡献。
面对人才荒压力,Google硬体副总裁彭昱钧表示,除了凸显跨国专案、全球产品的任务特色之外,组织文化也是吸引人才的一环。
他举例,跨国合作开发的时候,产品经理有想要完成的任务,软体部门、硬体人员有各自想要达成的目标,大家需要共同基于让产品更好的角度,不断进行跨功能团队的讨论,然后一起得到结论。
「这种合作型的工作模式,与供应链企业里简单直接的互动方式不同,这反倒是我们可以持续吸引人才加入的原因,」彭昱钧分析。
知识型工作者追求「成就导向」,需要被尊重、被看见,追求能负责、自主,得到展现影响力的成就。除了工作内容与模式之外,重视「创意」的Google,也在意工作与生活平衡的「全人」概念。
曾担任许多大型企业人资主管的吕亚樵,加入Google台湾两年。她笑着说,第一次看到员工进修津贴方案,有两种可选,一是常见的工作职能进修补助,二是没见过的「人生体验进修补助」,举凡慢跑、净滩、写作都可申请。
她表示,人只有一个脑袋,没办法切割成生活和工作。晚上看了场电影,赏了一幅名画,喝了一瓶红酒,这些经验难道不会在隔天的工作里,触发新的灵感吗?「我们深信,生活体验、生命经验带到工作里的价值。拥有不同生命经验的人,能看到用户不同的需求,大家一起让产品更好。」
Google认为,人不是机器,像是一个有弹性的容器,懂得调整、变化,会成长,所以给予员工的不只是工作与生活上的平衡,也需要务实地帮助他们丰富生命。
未来几年,Google将持续扩充台湾团队,其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与全球专案的「核心硬筹码」,本让他们得以从容应对。但他们仍费尽心思,实时调整文化内涵,打造尊重、弹性、平衡、丰富生活的「隐性软筹码」。
「哎!台湾人才已经不多了,你们还来抢?」人力市场蔓延许多企业对Google的抱怨,但良禽择木而栖,倘若企业的「硬筹码」,一时半刻追不上外商,或许调整工作文化,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特色,是吸引现代人才的方式。
本土社群网站Dcard〉塑造共学气氛,变身成长型组织
以本土社群网站Dcard为例,同为软体公司,徵才、留才的威力,并不逊于外商。
开站于2011年的Dcard(2015年成立公司),发迹于大学生之间,「匿名」讨论的形式受到欢迎,快速拓展为台湾最大的年轻人社群网站,会员数超过600万名,平均每月不重复到访人数高达1800万,团队规模同步快速扩张,Dcard目前公司规模约350人,即便人才有荒,但仍能保持一年收受一万封求职履歷的热门程度!
30岁的Dcard执行长林裕钦表示,网路科技业变动非常快,快速应变才能活下来,「我们重视两个特质,一是很强的学习动力与意愿,二是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阶层模糊、直接沟通,专注讨论每一个决策能带来的影响(impact),是Dcard团队协作的核心信念。
面对平均年龄约30岁的百人团队,Dcard如何凝聚向心力?
「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读书会,这是我们一起学习的方式,读书会都在上班时间进行,是工作的一部分,」林裕钦举例,有时是实战技术的讨论,例如剪辑、数据分析;有时是管理的方法论,例如创新模式、敏捷开发。
他表示,「我们是真的一起看某本书,但不花时间讨论事情,而是讨论事情怎么做得更好、书里的哪些概念可以应用。」
「年轻人喜欢:工作就像在玩,有一种『游戏』的感觉,」林裕钦一派轻松地说,好玩的游戏,目标与规则不会常常改变,并且会即时回馈成果,回应参与者的付出,并且清楚地给予奖励,也不会羞辱人,「快乐来自于好的回馈,还有彼此尊重,那么工作就很像在游戏了。」
本次《远见杂志》与Dcard合作「2022青年职场三观大调查」,20%年轻族群表态,最喜欢的组织文化是「团队合作」;其次是工作就像玩、表现自己、规范清楚。不喜欢的主管同事类型,前五项分别为:沟通情绪化、推卸责任、拒绝沟通、前辈至上、爱用命令句。
拥有年轻员工的年轻企业Dcard,非常大胆地形塑独特的组织文化,读书会模式让任务里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客观表达意见,并在讨论之中共同学习,一起制订找出解决方法,得到《HR Asia》2021亚洲最佳企业雇主奖。
没有人在制高点俯视,所有的事也都有大家参与。平级的尊重、不贬低任何人,参与、协作、共创,是所有工作者的期待,更是吸引年轻族群的关键诱因。
如何留住人才〉持续沟通、陪伴,共同面对难关
此外,企业经营总有高低起落,面临环境严峻时,又该留住人才?「陪伴」是不二法门。
「其实,低谷的时候,就是要更密集地沟通,」记忆体制造大厂旺宏电子董事长吴敏求,谈及遭遇景气循环,2016~2017年股票打入全额交割的艰难时刻,稳住士气的方法。
吴敏求慨然表示,「那个时候我常跟不同团队开会,更仔细地讨论工作计画,一起制订发展的方向。当大家看到老板也一起做的时候,比较能够保持信心。」
讲究人际互动的观光服务业,更是如此。
旗下拥有MADISON慕轩、COZZI和逸、国泰万怡等事业的国泰饭店集团,在疫情起伏的2021年,没有减薪、没有裁员,保持高留任率,同样得到《HR Asia》2021亚洲最佳企业雇主奖。
「首先,是让员工有事情做,让他们保持忙碌,第二就是交叉培训,」国泰饭店人才事业协理官星雨表示,服务业特性是「流程」很重要,服务的标准动作SOP,如果不用就会生疏,但在疫情之下,没有那么多服务需求的时候,就推行「交叉培训」的计画。
例如,房务人员轮值大厅指引,柜台接待轮值客户服务,互相学习,深化协作,「就好像我也轮值过餐车、卖过便当呢!」官星雨笑说。
台湾产业过去50年着重制造业,追求标准化且大量生产,一致性、高效率、执行力,是最被推崇的职场三大特质。但在产业变迁,以及少子化的时代主旋律之下,维持「产值」的方法,转而需要更多的知识型工作者,寻找新途径,带来新价值。
Google的经验,鼓励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深信「全人」的创造力;Dcard的实作,印证年轻人表现自我,乐于参与共创;旺宏与国泰饭店跨越低谷的方法,则是从上到下一起面对难关。这都是在人才荒的现在,吸引好手加入的文化诱因。
本文作者:罗之盈
(《远见杂志07月号433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