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全球晶片供应短缺已持续近两年,但近来半导体产业杂音不断,美国记忆体大厂美光日前开出第一枪,预期产业需求减弱,接下来成长速度将会放缓。华尔街日报则以「晶片热为何降温?」为题,撰文分析半导体繁荣显现疲态的两大主因。
报导指出,在疫情爆发初期,民眾曾掀起购买笔记型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的热潮,但这股狂热已经消失,受通膨影响,想要升级电脑设备的消费者因此缩手。
此外,市场对加密货币的追捧也在消退,受加密货币市场崩跌影响,过去在疫情发生初期,民眾等在电脑商店门外抢买加密货币挖矿晶片、高阶电玩晶片等景象已不再。
报导称,多家半导体厂商包括英特尔、辉达(Nvidia)等相继提出警告,预料市况即将走下坡。英特尔财务长David Zinsner在6月时透露,下半年前景有更多杂音,该公司在6月暂时冻结PC晶片部门的招聘,并採取其他降低成本措施;因加密货币挖矿与电玩事业需求趋缓,另一晶片大厂辉达也正在缩减人力招募。
另根据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研究报告,5月晶片从下订单到交付的时间平均为27.1周,与4月份的27周差不多,显示晶片荒已有改善迹象。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Adam Jonas则表示,晶片短缺问题可能比预期更早得到缓解,主要原因在于消费电子产品市场减速以及大陆復产復工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