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德国《西南日报》评选为年度歌手、现任职德国乌尔姆剧院驻院的次女高音石易巧,现已返台隔离,本周末将再度挑战演唱华格纳《威森东克之歌》,这是在台湾较少听见的曲目。
石易巧表示,这部作品的难度在于必须要能掌握音乐的线条和绵延感,「华格纳藏了很精致和细腻的情感在里面。」石易巧说,她和这部作品有特别的缘分,甚至后来成为她在北艺大音乐系硕士班的毕业研究论文题目。
一切始于2006年国家交响乐团所推出的华格纳全本乐剧《尼贝龙指环》,在演出前一年,曾邀请德国声乐指导林登(Reinhard Linden)提早来台,协助声乐家训练和开发声音以及练习德语发音,石易巧当时是参与制作的歌手之一,也因此认识了林登。
那时的石易巧24岁,有意想挑战《威森东克之歌》,但林登建议,这部作品需要再成熟一点才能演唱,她也因此有机缘锻炼自己,不断琢磨练习,现成为她的招牌曲目之一。
《威森东克之歌》的歌词是由华格纳情感对象威森东克夫人所写,共有五段,包括〈天使〉、〈站立不动〉、〈温室〉、〈苦痛〉与〈梦境〉,歌词内容刻划了人们在情感里升华的状态,从生活里看见天使和希望,在喧嚣的世界里渴望寧静,最后乐曲结束在梦幻而惊奇的梦境里。
石易巧表示,她一路学习并领悟这部作品的精随之处,「我喜欢里面有一种安静的美。老师告诉我,要享受华格纳音乐里精致的表现,包括绵延不绝的长线条、音色变化的掌握,还有字句的细节,以及当时人们受到哲学家叔本华对爱与死的看法影响。」
演出将于7月22日在台北国家音乐厅登场,由准.马寇尔指挥国家交响乐团,同场曲目还有马寇尔将原本长达16小时的华格纳乐剧《尼贝龙指环》,取其精华浓缩成50分钟长度,带观眾走一趟指环之旅。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