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面临销售不畅、资金紧缩等困境,官方监管下资金调动灵活度低,开发商外部又融不到钱,能用资金很有限,导致復工难、交屋难,全面復工復产非易事。

这些「烂尾楼」案例中,有的是延期交付多年的建案,有的则是尚未到交付时间,却因资金紧张、难以復工的案子。其中牵涉已违约项目的房企,包括恒大、新力、世茂等。

第一财经13日报导,停贷潮重挫市场信心,消费者信任危机扩大,在部分烂尾楼屋主作出停止偿还房贷决定时,深圳市也有屋主跟进停贷的例子。

「深圳市佳兆业樾伴山全体业主决定于2022年8月强制停贷告知书」12日在网路上流传,这个项目并未停工,推估屋主发出这封停贷告知书只是「跟风」,背后却是对于项目能否按期交付的忧虑。

资料显示,这个项目均价为每平方公尺5万5476元(约每坪新台币80.85万元)。目前尚未证实这份网传告知书真实性,据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这个项目先前确实停工过;后来復工,目前是正常施工状态,「现在暴雷企业那么多,业主毕生心血可能都在那套房里,业主的担忧很正常」。

报导引述一名屋主访问表示,这个项目很贵,屋主还款负担大,大多担心若不能按期完工交付,这就意味者不能按期拿到房产证(房屋所有权证明)。

相较于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住宅项目销售和回款速度较快,开发商可以进入一线城市的门槛也较高、开发实力较强,停工或成为烂尾楼的可能性较小;深圳市有屋主宣布停贷,且不止一个高单价建案有这样的疑虑,彰显出集体信任危机。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李宇嘉指出,不少民营房企项目从去年开始出现「停工」、「延期交付」、「烂尾」等问题,企业对于出现问题的项目处置进度缓慢,这是购屋者担忧所购项目恐成为烂尾楼的主要原因。楼市销售需求弱、开发商资金不足,这都影响房子的顺利交付。

一名业内人士说,屋主应该理性地维护自身权利,大部分房子都能按期交付,目前多数房企已将「保交付」作为内部首要工作,试图透过如期交付来维护市场信心。(编辑:李雅雯/曹宇帆)1110715

#屋主 #项目 #停贷 #交付 #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