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央行为了打通膨,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全球股市大地震,台股也难逃修正命运,上半年下跌3393点,跌幅达16%,创三十二年来最惨上半年。在此背景下,交易大户持续退场观望,根据证交所统计资料,今年第二季单季交易金额达五亿元以上的大户降至2322人,较去年第四季的3791人减少1469人,减幅达39%;单季交易金额约一亿元到五亿元的中实户降至19236人,较去年第四季的30463人减少11227人,减幅达37%。
定存族最爱金融股榜上有名
有别于大户退场,操作偏好越跌越买的一般投资人交易倒是逆势增加。第二季单季交易金额低于一亿元的投资人降至417万4194人,较去年第四季的412万228人增加5万3966人,增幅达1%。不少热门指标股,在股价下跌过程中股东人数更大幅增加,与目前市场悲观气氛形成强烈对比。
统计今年来股东人数增加排行居前的个股以金融股居多,排名前三十檔中就占了十一檔,截至六月底十五家金控股东人数达622万584人,较去年底增加54万1850人。其中,增加排行前三名分别为开发金(2883)、新光金(2888) 及台新金(2887),增加人数分别为11万5412人、8万3951人及5万5156人。市场认为股东人数增加主要理由是金控股股东多以存股族为主,股价下跌时不易停损仍会续抱,未持有者还会逢低捡便宜,或看好七月有除权息行情,近期陆续逢低进场。
市场原预期金融股将会是全球央行升息循环的最大受惠者,但从近来的获利表现来看,似乎有点事与愿违。十五家金控六月税后纯益合计258.3亿元,年减57.9%,前六月税后纯益合计2294.5亿元,年减32.8%,领先台股出现获利衰退,主因金控中的产险子公司或孙公司上半年提列防疫险理赔金额大增。
金融股利多提前反映
防疫保单理赔六月加速,整体产险公司赔付件数及金额分别增加24.38万件及85.6亿元,平均理赔金额为三万五千元,上半年理赔件数占有效保单8.75%,仍低于确诊率17%。再加上全球股债双杀,十五家金控上半年累计获利全数呈现衰退,六月也仅有永丰金(2890)、日盛金(5820)及合库金(5880)三家较去年同期成长。
虽然第三季进入寿险认列现金股利收入高峰期,美国十年公债走升至3%将有助寿险新钱收益率提升,但仍不利寿险债券评价。市场预期七月及九月美国联准会将再度各升息三码及二码,九月台湾央行可能再度升息半码,台美央行持续升息有助提升银行净利差及净利息收入,但对寿险换匯避险成本扩大。
法人认为金融股的升息利多已在第一季提前反映,本波股价高峰恐已过,加上金融股跌幅又不如台股指数大,对想抢反弹的投资人不具吸引力,甚至还有补跌的压力。由于短线基本面不会有太大起色,在股东人数大增后频频面临台股破底考验,持股信心不足的卖压很容易被诱发出来。
本文作者:高适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42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