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常常逃学、不愿上课的孩子,自从外师引进了舞蹈带动的双语音乐课后,他变得期待每周的双语课。他在这个全英语的环境中怡然自得,不害怕听不懂,并且很热烈地与同学一起讨论新舞步,充满学习动机。

政府正在推动「双语政策」,学生是否该上双语课,引起正反意见的激烈交锋。致理科大讲座教授陈超明及英语与双语教育训练讲师马可珍,近日出版《双语教育完整手册》,这是一本适合教育主管、教学者、家长及学生阅读的书籍,协助他们了解双语教育的内涵与运作。

诚致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方新舟为这本书写推荐文说,双语教育显然是大势所趋,既符合国际潮流也符合台湾人力争上游的国情。现在面临的挑战是,每年国中教会会考都有30%左右的国中毕业生的英文只有小五程度。在英文学力落差这么大的教学现场,如何推动双语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官员、校长及老师伤脑筋的事。

陈超明及马可珍在书中表示,「双语教育」不仅给予孩子面对国际的基本沟通能力,也能够启发更具深度的认知能力,从推理、记忆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双语,强化脑神经的连结与运作,完整地启动孩子语言潜能!

陈超明举例,他1999年去美国柏克莱大学当访问学者,6岁的儿子在加州旧金山的小学上课1年,当时只有国小1年级,而且只会26个字母。在18个学生当中,儿子完全不会讲英文,但他不只从英文课学英文,也从数学课、体育课等也学英文。

陈超明发现,虽然儿子不会英文,但经过3-4个月后,透过观察及肢体语言,开始理解老师指令,且儿子并不完全跟着老师学而已,更主要的是,儿子是在班上同学的互动中,透过不断重复指令和自我归纳中,了解语言的含义。当老师说 put the chair on the desk 时,儿子就把椅子放在桌上。

陈超明说,儿子小时候除了学英语,在家里也跟奶奶讲台语,每天陪奶奶看1小时的台语连续剧。儿子小学3年级时,还帮他找了一个东京来的硕士生陪伴他学日语。陈超明只有一个要求,不要按照学校的课本教,跟英语学习一样,只要陪他读日本漫画、故事书就好。

陈超明说,「语言」是给小孩最珍贵的礼物,不管是国语能力的强化,本土语言的使用或是英语力的流利沟通,都是开发脑力的一部分。外语是给小孩最大的资产,也是21世纪唯一最佳的教育。

#英语教学 #双语教育 #陈超明 #语言 #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