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全球炼油出口供给增加,带动整体供给上修,法人点出2大关键点,首先,俄罗斯透过藉第三国转运,使得炼油厂成功恢復炼油产品出口,炼油厂稼动自4月谷底的491万桶/日(稼动率84%)恢復至7月的566万桶/日,超越1月(乌俄战争前)的543万桶/日。中东Fujairah港的炼油产品库存在7月转至年增,反映俄罗斯炼油厂增加对中东、非洲、南美洲市场销售,取代欧洲及北美市场;再者,第二季起,亚洲炼油厂升载,并增加对东南亚及欧洲市场出口,其中,南韩、台湾、日本的出口规模(346万桶/日)已大致恢復至2019年水准,而印度透过进口俄罗斯原油提升出口竞争力,出口规模(134万桶/日)已超越2019年水准。
除从供给端看到供给增加外,需求却也同步出现下修迹象,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消费者在汽油价格高昂下减少驾驶,旺季不旺,美国汽油需求量自7月上旬的941万桶/日萎缩至中旬的806万桶/日,并低于2021年7月的911万桶/日;美国汽油库存量自6月谷底的2.17亿桶回升至7月中旬的2.25亿桶;另外,南韩消费者在汽油价格高昂下减少驾驶,炼油厂转而增加出口,预计于第三季会超越2019年水准。
法人分析指出,原油利差已经提前在第二季触顶,7月以来,炼油利差仅美金3.2元/桶,较6月的歷史高峰美金19.3元/桶快速萎缩。故将第三季炼油利差预估自美金15元/桶下修至美金10元/桶,低于第二季高峰的美金13.6元/桶,相当于炼油利差喷出段在第二季时便已经结束。
进一步看,法人点出,除供给上修、需求下修外,亦考量东亚炼油厂增加採购中东原油下,Saudi Aramco(沙)的OSP溢价幅度在7-8月再扩大至美金6.5元/桶、美金9.3元/桶。儘管在能源转型、大陆限缩炼油产品出口配额以及乌俄战争等等结构性因素下,将持续支撑2023~2024年炼油利差高于以往循环中期水准,惟仍难以扭转2023年的年减情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