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新竹市长参选人沈慧虹5日发表「关埔中小学+1」教育政策,宣布将于关埔二期新建一所中小学,解决就近入学问题,目标是点亮所有公立学校,让所有孩子就近就读,在优质环境下学习、成长。
沈慧虹5日在市议员刘康彦、李妍慧、郑美娟、施乃如、曾资程、陈建名及议员参选人刘彦伶、杨玲宜的陪同下,发表教育政策,提到过去推动「新校园运动」新设关埔小学,看见关埔地区未来发展与家长迫切的需求。
在竹科护国神山群带动下,关埔人口持续成长,必须满足孩子教育需求,也提前因应准备,沈慧虹说,竹市过去的新校园运动,提升教学品质与环境、发展特色课程,让每所学校都持续成长,就是希望做到校园分流、均质、就近入学的目标,现在要再进一步。
此次推出「关埔中小学+1」则是要在关埔二期,公道五路、慈云路、与埔顶路围起的用地,新建一所中小学,数量+1、选择+1,满足就学需求。
沈慧虹说明,关埔新设中小学预定地位于关埔一期及二期中间地带,约2.3公顷,拥有非常好的交通区位。未来她担任市长后,会优先取得用地,并重新检讨现有的都市计画,分流现在关埔一期学童的入学需求,也为未来关埔二期的学童预做准备。
过去8年市府推动新校园运动,致力给孩子更好的就读环境「软硬兼施」,硬体层面包括改善学校操场及运动设施,设置通学步道、推动特色课程等。
软体层面,有新科国中的攀岩课程、光武国中法拉第少年,或英语情境教育、程式教育增能计画,让家长跟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也有更多选择。
沈慧虹强调,新校园运动更新整建25校36栋校舍,翻转大家对校舍老旧的印象,更新设华德福实验学校与关埔国小。其中,关埔国小所在的关埔地区还有龙山、科园、关东共4所国小,也都是新校园运动的改造成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