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甲、佳里区常可见房子造型的普度公灯。(张毓翎摄)
学甲、佳里区常可见房子造型的普度公灯。(张毓翎摄)
还有家户特别用心,在普度公灯内多摆设梳子、胭脂水粉等物品,供女性孤魂使用。(姜秋月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还有家户特别用心,在普度公灯内多摆设梳子、胭脂水粉等物品,供女性孤魂使用。(姜秋月提供/张毓翎台南传真)

农历7月1号即「鬼门开」,台南农村地区可见家户门前挂上普度公灯,为好兄弟们指引道路,学甲、佳里区常可见房子造型的普度公灯,还有家户特别用心,多准备梳子、胭脂水粉等物品,供女性孤魂使用,也尽有人情味,不过许多老一辈也感慨,这项传统逐渐式微,沿袭这项习俗的家户数,早已不如以往。

学甲区大湾里85岁的妇人说,以前每到农历7年,庄内几乎家家户户会在门前挂普度公灯,有些懂得木工的人家,甚至会自行设计、制作,有如迷你房子的普度公灯,但时代不同了,年轻一辈外出,现在剩没几家会挂普度公灯,很怀念当时中元节的氛围。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长姜淋煌的姐姐姜秋月,是台南下营人,婚后嫁到佳里区,她回忆,以前长辈都把普度公灯称之「路灯」,起因于过去夜晚灯火不通明的年代,每逢农历7月鬼门开,便在家门口点「路灯」,为好兄弟指引道路,直到农历8月再收起来。

姜秋月表示,不只在佳里区,以前下营区也有挂普度公灯的习俗,然而随着老人凋零,后人未延续先人的传统,这个古老习俗,知道的人愈来愈少,现在大多只在传统农村或深山村落,其家中还有长辈的家户才看到。

姜秋月说,即便如此,仍有家户用心维持这项传统,像是她今天经过佳里兴一户人家,其门前的普度公灯,摆设琳琅满目的女性物品,有梳子、镜子、针线、胭脂、粗粉等,十足地「厚工」,据悉这是该户从高龄90多岁长辈流传下来的家族传统。

#台南市 #农历7月 #鬼门开 #普度公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