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青圈加上12道光芒」,令人联想到中华民国国徽,一般大眾印象多半是在早年的公家建筑才能看得到;不过,位在台南盐水竹埔社区的张圣宫,其庙门前殿上方的天花板,竟也有2个形似国徽的浮雕,日前被盐水区公所导览团队发现,就连耆老和资深信眾都不曾注意,纷纷摇头直呼「真的蛮少见的」。
张圣宫是竹埔社区的信仰中心,其主神是周姓先祖原在福建泉州府安溪县故乡所信奉的「法主公」,先民在横渡黑水沟时,也将法主公的信仰传承到台湾,根据庙方记载,因有法主公和眾神的护持,以及庄民守望相助,当地人丁渐旺,需要有较大空间办理相关科仪活动,遂于1914年创建张圣宫,1974年由庄民集资办理重建。
区公所导览团队近来在盘点竹埔社区的特色点,计画推出小旅行游程,日前到张圣宫参访。「疑?这好像在哪里看过」,他们发现庙门前殿上方的3块天花板,左、右两边都有着1颗小白日和12道白尖角光芒,而中间则留有1圈青色圆圈的浮雕,形似我国国徽,而另一块天花板则有像梅花造型的浮雕图案。
当地土生土长的78岁魏姓民眾说,他30多岁年轻时,有见证张圣宫的重建过程,但当时没人对这些图案提出疑问,后来图案又都被灯具挡住,以至于都没人发现或反映,而当时庙宇主事者纷纷凋零,无从得知当时的设计过程。
有人打趣说,「可能当时的土水师太爱国了,连工作时也要彰显爱国精神」。不过,竹埔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周忠信则推测应是巧合,他说,那时的土水师,可能也在学校礼堂等公家处所施作土程,所以只能用手边特定的模具来装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