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台中市「公馆路」还是「公舘路」?市议员朱暖英说,市府民政局制作的门牌使用「舘」字,但交通局路牌用的是「馆」,有弱势民眾申请补助时,因住家地址写「公馆路」遭退件,得重跑一趟,市府应盘点类似问题并改正;民政局长吴世玮表示,将内部讨论后进行统一。

朱暖英质询时问吴世玮,台中市公舘路到底是「食」字旁的馆还是「舍」字旁的舘?吴世玮想了想认为应该是「食字旁的馆」,但朱暖英接着拿出照片说,民政局制作的门牌是用「舘」,交通局的路名牌才是食字旁,到底标准的台中市公馆路是哪个一个?

朱暖英接着说,她日前接获陈情,有弱势民眾要申请补助,单单一个「馆」字写不对就遭到区公所退件,还要重新申请,相当不方便;市府应盘点到底台中有多少类似的状况?避免造成民眾困扰。

此外,台中县市合併已经12年,朱暖英说,有超过一半的门牌还未更新,到底是市府没钱汰换?还是执行效率太差?门牌关系着一座城市进步与否,市府应利用更新门牌的机会同时盘点路名有无异体字问题,避免用字不一样的现象持续发生。

吴世玮说,市府从县市合併首年就开始进行门牌汰换,考量有时候路名等资讯会更改,因此採用渐进方式,每年至少编列500万元以上汰换。

#门牌 #朱暖英 #公馆 #吴世玮 #汰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