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金10日完成转让彰银持股104万8857张彰银股票、约占彰银10.07%股权,剩余10.33%彰银持股后续将陆续处分,这次申让估算金额为190亿多元,台新金转让彰银的价格也就是昨天的收盘价18.2元。据传,在财政部指示下,7家泛公股行库在8月2日、10日出手承接彰银股权,包括:兆丰、台银、一银、合库、华银、土银、台企银等。

而根据券商统计,外资连续4个交易日买超彰银,千张大户高持股占比达8成,内部人持股比占41%。近5个交易日有5大券商买超彰银最多,分别为凯基证、摩根大通、美林证、麦格里证、台湾匯立。

回顾这场「官民相斗」肇因于,2005年7月彰银不良资产过高,当时彰银最大股东财政部公开招标,台新金以365亿元得标彰银特别股,成为彰银最大股东,且在2005年至2007年间,均由台新金控取得彰银董事会过半的经营权。2008年彰银总经理改由财政部指派,但台新金仍掌握董事会运作。2014年底财政部发动泛公股力挺,取得过半董事席次,台新金控以财政部未实现彰银经营管理移转的承诺,向法院提出诉讼。

彰银案未解,台新金近年多项扩张与併购计画均踢到铁板,台新金2020年以55亿元标下保德信人寿,出现转圜空间。台新金董事长吴东亮主动释出处分彰银持股想法,打破彰银案难解僵局。

而释出彰银最大的关键在于股价,金融股受惠于利率上升趋势的利多,以及据传最高法院退休法官阮富枝居中扮演调解角色也让台新金设定转让的目标价有了着落。根据台新金对金管会承诺,有一定时程可完成释股,释股方式包括卖股、转换债、特别债等,有很多种选择,会依台新对金管会承诺的释股时程进行。

值得一提,在台新金和财政部的声明稿中,特别提及,这件重大诉讼的和平圆满落幕,已为最高法院移付调解制度下的纷争解决树立新标竿,财政部与台新金控同感欣慰,谨向最高法院法官、调解委员及所有参与成员的努力,致上最大的敬意及谢忱。

彰银释股案,若释股的对象不是财政部,那么这桩释股案,早就併购者和被併购者「一家团圆」,又何需最高法院移付调解?在财政部和台新金同感欣慰之际,股民想问的是这场「官民相斗」中,有关公司治理和政府诚信,到底是不是有值得检讨之处。

#彰银 #台新金 #财政部 #释股 #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