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政府获文化部补助「兰阳地区二战军事遗构群歷史再现计画」,2018年迄今已完成调查研究、文资修復等,特编撰《曾经烽火–太平洋战争下的宜兰故事》一书,择于今(15日)太平洋战争终战纪念日举行新书发表会;县长林姿妙赠书给予将宜兰二战歷史融入课纲的罗东高中师生,期勉该书成为探讨在地歷史的活教材。
为带领大家重回歷史现场,新书发表会移师至壮围乡大福安检所举行,该所后方的步炮协同框舍,是大福防御阵地的核心工事,其以地下坑道串连母、子堡的构筑型制,是全台仅见的二战遗迹。该书编者李国玄指出,大福要塞因未被轰炸过,故为太平洋战场里保留最完整的军事遗构。
县府文化局指出,「兰阳地区二战军事遗构群歷史再现计画」为文化部核定的前瞻计画,2018年开始执行,全案预计2024年12月完成共21项子计画,总经费约2.5亿元,目前已执行至第2期。
此计画迄今已完成调查研究、文资修復、教育推广、成果特展及纪录片制作,为完整呈现丰富的执行成果,藉此传达宜兰在太平洋战争最末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特编撰具知识性及可读性的科普专书《曾经烽火-太平洋战争下的宜兰故事》。
2018年开始执行计画时,罗东高中教师们主动参加培训活动、二战小旅行的踩点等,将其转化成教案遂加入108年课纲里,将课本内跟课外知识结合在一起,执行2至3年,学生已有丰沛的具体成果呈现。
林姿妙表示,这本书留住歷史的轨迹,明知战争残忍,但壮围乡海岸线曾为防御敌军的堡垒,是非常有歷史文化的,「战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希望台湾可以平安,有国才有家,大家团结合作,一起拚出宜兰好健康、好安全。
文化局长吕信芳指出,因大福要塞位于海巡署军事管制区内,不开放一般民眾进入,未来将跟海巡署、相关单位协调沟通,是否能在不影响国安需求状态下,开放民眾预约进入参观或其他配套措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