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上周祭出4道出口限制令,避免半导体关键技术流出,被认为是在牵制大陆晶片业发展先进制程,其中限制3奈米以下的EDA软体出口更是重中之重,这也让外界好奇,大陆本土的EDA厂商能否填补空缺?对此,有专家认为,大陆EDA产业处在早期发展阶段,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拥有负担整条EDA产业链的能力。
EDA软体(电子设计自动化系统)被誉为「晶片之母」任何厂商进行晶片设计时都需要透过该系统,而这次遭管制出口的EDA的软体就是用来开发3奈米以下的GAAFET架构,三星3奈米制程即採用GAA架构,台积电3奈米仍是用FinFET架构,2奈米才会跨进GAA架构,GAA架构拥有低功耗、高效能及面积小等优点。
研究机构TrendForce去年数据显示,目前全球EDA市场被欧美厂商垄断,前三大巨头分别是新思科技(Synopsys)的32%、益华电脑(Cadence)的30%及西门子(Siemens)的13%,合计市占率将近8成。
每日经济新闻报导,大陆本土的EDA产业仍处在早期发展阶段,国微思尔芯集团资深副总裁林铠鹏表示,「一些企业虽然在个别节点或技术领域上有竞争力,但缺点就是不够全面,没有任何厂商拥有负担整条EDA产业链的能力,无法提供全系列的产品是国内EDA产业最主要的问题。」
芯华章科技产品与业务总监杨晔则认为,「产业发展初期应该秉持着开放的态度,加强企业间彼此的配合,现在不应该贪多求全,而是集中精力做自己最擅长的部份,共同建设整个生态圈。」
报导提到,大陆半导体业界虽然对发展EDA产业有高度共识,也认为有其迫切性,国产化比率更从2018年的6.24%提升到11.48%,但现阶段仍存在发展小而破碎的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