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地检署今年1月查获谢姓男子涉嫌以「油漆防污」为由进口「氯化三苯锡」,经加工及分装制成俗称「白药膏」的偽农药贩售,伤害自然环境及国人健康,甚至可能致癌、生畸胎,检方17日表示谢姓男子等10人贩售偽农药,依《毒性及关注化学物质管理法》、《农药管理法》提起公诉,并向法院声请宣告没收不法所得289万6000元。
云林地检署调查,谢姓男子等人利用公司名义,以申报用途为「油漆防污」为由,向行政院环保署毒性及化学物质局申请进口第4类毒化物「氯化三苯锡」,经统计,自2019年至2021年间,向海关报关的数量共达33.5公吨。
该公司进口大量「氯化三苯锡」后,以合法掩护非法,将部分「氯化三本锡」进行加工及分装,制成俗称「白药膏」的偽农药,贩售给不特定农民于稻米栽种时使用,罔顾民眾食安、健康,甚至可能因此致癌、生畸胎。
承办检察官指挥员警、调查官,会同各农政单位防疫检疫人员,于今年1月12日及4月13日,持搜索票前往云林县、彰化县、台中市、高雄市、宜兰县等犯嫌住居所及营业场所,扣得农药产品、农药原体、半成品及加工工具等相关证物。
地检署表示,经採集检体送验后,认定所查获的农药产品,属未经核准擅自制造的偽农药及禁用农药,涉犯《毒性及关注化学物质管理法》第51条第5款、《农药管理法》第47条第1项与第48条第1项第1款,检察官充分搜证后,本月侦结提起公诉。
地检署指出,依《农药管理法》规定,如违法制造、加工、分装或输入偽农药,最重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罚金;另贩卖或意图贩卖陈列、储藏,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0万元以下罚金。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