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艾默利市Good to Eat Dumplings饺子馆,主厨董女士(Tony Tung)制作的台湾饺子,包括长而均匀、馅料丰富的锅贴。
「纽约时报」报导,这种饺子(锅贴)底部松脆金黄,馅料由多汁的猪肉、鲜虾和高丽菜丝混合在一起,加上葱和麻油香,端上桌没什么装饰,但让人无法抗拒。
董女士在台湾台中市出生长大,5年前开始在这儿的流动餐厅做菜时,她惊讶发现在台裔美国人社区以外,许多食客不晓得台菜,还往往误以为是泰国菜。
儘管这令她沮丧,但董女士和她的同志妻子兼生意伙伴林女士(Angie Lin)决定把握每一个问题,向客人解释菜肴的成分、料理技巧和口味,以加深客人对台湾的瞭解和欣赏。或许食物的美味可以激发某些人的好奇心。
在这家5月新开的餐厅里,董女士负责厨房,林女士则忙着招呼客人,她会一桌桌与客人聊天,告诉他们过去台湾以米食为主,后来随中国移民到来和美国大量援助,台湾有了小麦制品。
从一种角度看董女士工作:她只是在烹饪她熟悉和喜爱的食物,非常谨慎且注重细节。而从另一种角度看:美国眾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最近访台后,台湾面对中国的恫吓威胁,频频登上头条新闻,烹煮台湾食物可以照亮被新闻掩盖的细微差别。
董女士的厨艺明亮、精致,且不断变化,包括凉拌苦瓜和麻酱瓠瓜叶等菜肴。她说:「人们知道牛肉麵、臭豆腐。但在台湾,我们不是每天吃这些。」
这对伴侣大约每月一次出售多菜色餐券,内容包括更精致的功夫菜,其中许多来自台湾宴会传统。两人说她们已不太需要再从头开始介绍台湾了。
台湾人身份的复杂性,在美国既独特又难以界定。因为可能涉及的不仅是共同的出生地、语言、种族或血统,且美国人口调查与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的表格仍未提供「台湾人」(Taiwanese)这一选项。专家们努力想确认美国台湾人的真正人数,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所作的估计范围很广,介于19万5000到69万7000之间。
层次分明、独特且融合多民族的台菜,面临类似的能见度问题。台湾食物常被纳入中国人概括的描述下。对于寻求统一的中国政府来说,这种混淆很方便,甚至有战略意义。
但仅从与中国的关系来考虑台湾,有其限制。台湾美食受到许多文化力量影响,包括岛上原住民部落,他们用当地食材生活和烹饪了数千年,还有歷史悠久的闽南客家群体、日本殖民统治、以及1949年来自中国的大量移民。
住在台北且正在编写台湾食谱的美籍台湾记者魏贝珊(Clarissa Wei)说:「即使是来自中国移民的菜肴,过去70年也已演变成完全是我们岛上所独有。那是融合了他们各种烹饪方法的难民产物。」
洛杉矶厨师兼餐厅老板薇薇安.顾(Vivian Ku)在加州贝克斯菲尔德(Bakersfield)长大,其父母是来自台湾的移民,在当地种植大蒜、韭菜、苋菜和哈蜜瓜等。
顾女士说:「我一直告诉我们的团队,台菜代表在一个许多人聚集的岛上,许多种风格。」「没错,它可能变得复杂,你能说它是台湾菜吗?它源自哪里?但它到了台湾之后,就不同了。在这里,也不同。」
顾女士于2014年开设「松鹤麵庄」(Pine & Crane),之前她曾与亲戚在一家牛肉麵店工作,并在台湾一家宴会餐厅做菜。她所开的台菜餐厅现在雇用大约180名员工。
顾女士从不认为她提供台菜的工作是在代表一种形式,或任何政治宣示,而是她热爱台湾美食的一项延伸。她说:「只是当你与台湾有关联时,很难不显得带有政治色彩。」
魏贝珊研究发现,1980年代,台湾从独裁走向民主,区分台湾美食的想法开始在岛上扎根。2000年陈水扁当选总统,出现重大转折,他的就职宴会用台南虱目鱼丸汤等台湾小菜代替中式料理。
魏女士说,这不代表台湾美食在这以前没有蓬勃发展。「在我父母的时代,台湾处于戒严状态,他们被告知他们在文化上是中国人。而在我祖父母的时代,台湾是由日本殖民统治。」「我们没有控制好我们的叙述方式。」
对许多厨师和作家来说,重新审视这种叙述,挖掘其多样性和删除的部分,是他们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在Good to Eat Dumplings,林女士和董女士发现,透过研究、打电话甚至只是与其他台湾客人深入讨论食物,她们学到更多。
董女士说:「我们做的越多,要讲的故事就越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