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县36岁陈姓工程师,早上起床后感到头后侧到脖子疼痛,伴随噁心和头晕症状,头痛在站起来时出现,躺下10分钟内就缓解,至新竹台大分院生医医院就医,电脑断层发现陈男脑静脉窦鼓涨及轻微硬脑膜下血肿,诊断为罕见的「低脑压头痛」,採用「硬膜外血液贴片」治疗,头痛症状几乎完全消失。
神经部医师李承轩表示,「低脑压头痛」一般为自发性颅内低压,通常为不明促发因子造成,少数发病前有跌倒、提重物、打喷嚏或剧烈运动,被认为可能有相关性。另接受腰椎穿刺后脑脊髓液渗漏或者因脊髓腔廔管造成,根据统计国内每年每10万人约5人会得到此病。
李承轩说,低脑压头痛典型症状为急性「姿势性头痛」,常在直立姿势下15分钟内出现双侧后脑至颈部、前额部或全面性头痛,而在平躺数分钟内可减缓,通常止痛药无太大帮助。
低脑压头痛目前认为是经由一些微小外力,导致脊髓硬膜产生小裂隙,造成硬膜内的脑脊髓液渗漏至外部,合併症状为后颈僵硬、噁心想吐、听觉异常及耳鸣、畏光、背痛等,严重併发症有脑血肿、静脉栓塞、脑梗塞。
李承轩表示,低脑压头痛若一般保守治疗无效或是有脑出血等严重併发症时,将採取「硬膜外血液贴片」治疗,先抽取患者自身血液约20毫升,注射于脊髓硬膜外腔空间,藉由血液凝固特性将硬膜裂孔补起,病人通常在治疗后1、2天内获得改善。
李承轩指自发性颅内低压有高达9成的误诊率,若诊断正确多可经由治疗改善治癒,提醒若患有突发姿势性头痛、偏头痛、颈椎型头痛、鼻窦炎、端坐性心搏过速症或脑部病灶等与姿势有关的头痛,建议至神经科门诊详细诊视。
新竹县新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