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联播》报导,8月24日,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本次会议提到了目前的经济形势——当前经济延续6月份恢復发展态势,但恢復基础不牢固 。会议明确,要「及时果断施策,保持合理政策规模,用好工具箱中可用工具」、「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
今年上半年,国常会决定部署实施6方面33项稳经济措施,努力推动了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稳住了经济基本盘。
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在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同时,再实施19项接续政策,推动经济企稳向好、保持运行在合理区间。
这些政策包括:
●增加3000亿元(人民币,以下同)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依法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
●核准开工一批基础设施等项目,项目要有效益、保证质量,防止资金挪用。
●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平台经济发展。
●允许地方「一城一策」运用信贷等政策,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为商务人员出入境提供便利。
●对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一个季度。
●支持中央发电企业等发行2000亿元债券,再发放100亿元农资补贴 。
●持续抓好物流保通保畅。
《北京青年报》25日分析,其中有几个细节值得关注:
其一,今年6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
今年7月,大陆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
一是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路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
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
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7月29日,大陆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项目要符合『十四五』等规划,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等 」。
第二,这并非官方首次提到「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几天前(8月16日),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分析经济形势,对做好下一步经济工作提出要求。
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和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发言,江苏省省长许昆林、浙江省省长王浩、山东省省长周乃翔、河南省省长王凯、四川省长黄强通过视频发言。
在那次会议上,李克强特别提到,「经济大省人口多,要多想办法促消费,扩大汽车等大宗消费,支持住房刚性和改善性需求」。
他还提到,「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
另据《证券时报》报道,目前,随着LPR报价降调,多地银行已更新房贷利率,有效降低了购房者的房贷付息成本,刺激信贷需求。
第三,「为商务人员出入境提供便利」也值得关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稳外贸稳外资」。
以浙江为例。今年7月11日,浙江省政府官网公布该省《关于支持稳外贸稳外资十条措施的通知》。十条措施涉及商务人员出入境、企业拓市场等方面,主要解决当前商务人员出入境面临的护照、签证办理难题,以及当前境外参展、海外营销、来浙採购、境外投资等商务人员出入境航班不足问题。
7月30日,一架海南航空客运包机载着163名巴基斯坦採购商降落杭州萧山机场,客商在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后前往义乌。
8月9日晚,一架载有107名印度客商的南方航空客运包机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在实施集中隔离等健康管理措施后,印度客商将前往「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洽谈、採购。
最后,这次会议还披露,大陆国务院将派出工作组赴地方。
央视《新闻联播》24日提到, 国务院即时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和服务工作组」,由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赴地方联合办公,用「放管服」改革等办法提高审批效率,压实地方责任,加快政策落实。
另外,近期,大陆国务院督查组也将到地方。8月22日,大陆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出席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动员部署会议。
肖捷指出,紧紧围绕稳住经济大盘和改革发展主要任务,聚焦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等重点工作,督促各地切实担负起应负的责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