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会为调整农作结构鼓励稻农转作,其中之一是硬质玉米,云林沿海地区农民今年7月中播种后,遇到大雨发芽率很差,愈来愈多乡镇有相同困扰,农友担心收割时不够缴交,并且怀疑是种子有问题,希望中央提高收购价,云林县府今(26日)邀请农改场人员确认灾情。
农委会以「绿色环境给付」方案推动稻田转作,云林县选择种植做饲料用的硬质玉米、青割玉米的农人不少,其中硬质玉米中央补助每公顷补助6万元、云林县府加码1万元,保价收购每公斤9元,每公顷必须缴交2500公斤。
北港镇一带农民发觉今年硬质玉米出芽率低,只有6、7成,最低只有一半发芽而已,一开始怀疑是8月间连续强降雨导致,但其他乡镇也有类似状况,加上有农民同时播种硬质玉米、青割玉米,青割玉米的出芽率有9成,农民质疑是否今年的硬质玉米种子有问题。
农民表示,硬质玉米的出芽率要有8、9成,收割才有利润,这一期的收成量势必减少,希望中央与县府提供的补助照旧,并提高每公斤收购价格,且厘清到底是大雨影响或种子品质出问题,以免日后遭遇相同情况。
云林县政府于26日邀集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农粮署中区分署、北港公所人员到田间勘查确认灾损,粗估田间缺株率约4成,已达救助标准,县府将行文建议农委会列入农业天然灾害现金救助。
农业处表示,北港地区登记种植的硬质玉米面积多达220公顷,依契作硬质玉米作业规范规定,硬质玉米经勘查不合格系因生育期间遭受天然灾害,仍得核发全额契作补贴金,至于是天候或种子问题,勘查人员表示目前尚无法判定。
农委会推广农民种植硬质玉米,今年全台二期作种植面积超过2万公顷,创下歷年最高纪录,北港登记种植220公顷,北港稻农为赶得及明年一期作如期种植水稻,大多在7月底、8月初种植,播种后不料遇到大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