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市况转弱,不少消费性电子的晶片价格雪崩,从平均200元人民币跌至20元人民币,如此惨况,除了与消费市场需求疲弱有关,大陆专家表示,此前「晶片炒家」囤积晶片,积压大量资金,只要晶片价格崩跌,就会在第一时间抛售晶片,收回资金,以减少损失。

在需求低迷下,全球晶片巨头高通不只砍单,还加码大降价,预计在今年底SM8550开始出货后,将既有的SM8450与SM8475降价30%~40%,以利出清库存。

高通CEO艾蒙(Amon)透露,低价手机销量下滑最为明显。今年全球智慧手机销量预估减少5%。

央视之前报导,2020年、2021年受疫情影响,晶片业供应链被打乱,造成晶片价格暴涨,但最近大陆市场却传出晶片降价销售消息。其中,一款意法半导体晶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组件,曾是2021年供应吃紧的晶片产品之一,市场报价一度飙至单个35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但现在价格跌至600元,跌幅超过80%。另一型号晶片,去年价格维持在200元,但目前售价约20元,只剩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北京商报报导,大陆科技产业分析师项立刚指出,去年以来,多种原因共同造成全球范围内的晶片短缺现象,但这个短缺不是由于全球晶片需求量大增,或是晶片生产量受到巨大影响造成的,而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供需不顺,因此当下晶片从短缺转为过剩也并不奇怪。

项立刚说,部分晶片有保存期限。若晶片被长期囤积在仓库,容易导致性能降低。晶片模组性能也不断提升,旧款晶片可能会被新晶片取代。因此,制造商不能长期囤积晶片。

晶片从短缺到过剩,项立刚表示,经过 1-2 年调整,全球晶片供应链被打乱的节奏,会逐渐获得调整,进入正常生产状态。

在价格方面,项立刚认为,此前晶片炒家囤积晶片,积压大量资金,但炒家不可能自己生产产品,以消化这些晶片,一定要让晶片进入市场。

他说,这些炒家对市场极为敏感,关注市场动向,只要晶片出现价格崩盘情况,就会在第一时间抛售晶片,收回资金,以减少损失。

#半导体 #晶片 #炒家 #意法 #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