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消费者也开始节衣缩食,尽量减少购买非必需消费品,这个过程中一般民生产业受到极大的影响,一度叱咤风云的大陆电商也面临了罕见的低迷市况,收入成长降至最慢的状态。由于动态清零政策实施封控措施让人难以预料,大陆电商业绩前景更充满了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今年第2季度阿里巴巴出现上市以来首度收入下降的窘境,京东的收入增速亦降至最慢,这些都是来自于疫情封控对供应链的干扰。虽然企业高管和分析师曾预计大陆电商公司本季度会有较好的表现,但动态清零政策仍为前景蒙上阴影。
报导说,中国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2021年大陆电商交易额达6.1兆美元。新冠疫情推动了该行业的增长,但这种势头已失去动力。研究机构Insider Intelligence预测,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在2022年将增长9.1%,这将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慢增速,也将慢于美国电商预期增速9.4%。
今年第2季度,阿里巴巴出现自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下滑,降幅为0.1%,主要原因是其核心业务区域中国的收入下降了1%。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认为交易额下降是来自于防疫措施的影响,未来消费復苏仍需更多时间。
阿里巴巴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商城第2季度收入增长5.4%,也是2014年上市以来最慢增速。只有后起之秀拼多多是个例外,这里要得力于平台提供大量的折扣商品,迎合了消费者节约的需求。
报导说,现在中国经济停滞不前,数家乡镇银行爆雷,民眾帐户遭冻结,购房人则遭遇楼盘烂尾,社会上不满情绪高涨,停贷风潮亦不断扩大。大陆学者受访时表示,如果不能设法保持经济增长,接下来会有更多问题出现。由于中国的刺激措施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支出上,而且政府仍不愿放弃动态清零抗疫政策,许多经济学家预计消费支出将继续低迷。
虽然如此,电商的表现要好于线下零售业。大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儘管4月份略有下降,但第2季度商品网上销售额仍增长了11%。消费者为应对未来的封控而囤货,今年网购食品和家庭用品的增速一直超过服装。京东最大的增长品类是超市,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订单量增长了25%以上。为了刺激消费,上海市政府在8月下旬发放了总计人民币2亿元(合2,900万美元)的电子消费券,而大部份的人都用这些券购买了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食品。
据阿里巴巴表示,该公司电商平臺上的时尚产品和配件的销售在4月至6月期间受到衝击。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电销售额同比下降11%。有分析师表示,今年余下时间,对非必需品的需求可能继续受到抑制。
儘管近期存在不确定因素,但京东首席执行官徐雷表示,着眼长远,中国的消费市场仍然强劲。一旦突破了周期性调整,预计会看到强劲的行业復苏动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