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尔领衔联准会眾官员主演鹰派大戏,扭转原先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短期将转鸽派的乐观预期,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衝上3.2%,美元指数衝上110新高,并中断美股的反弹之路,导致各指数连续重挫,跌破所有均线,也拖累台股加权指数跟着向下收敛。但在大盘回檔测试支撑的背景下,却有部分遭遇产业利空衝击的族群,获得外资逆势力挺,营造股价利空不跌的条件,有望成为未来能在止跌后反弹的契机。

消费者行为改变 零售业销售差、库存高

受能源及食品价格飙涨限缩可支配所得,加上解封后消费行为改变,民眾将更多的钱用于外出用餐及娱乐,对零售产业带来不小衝击。根据美国商务部人口普查局8月17日所公布的调查,美国七月百货公司零售额月减0.5%、年减1.4%,连续第二个月呈现年减;六月底零售商存货额月增2%、年增19.8%,再创1992年开始统计以来新高,存货/销售比也自五月的1.20升至1.21,创2021年2月以来最高。

通膨对低收入民眾的消费影响尤为严重,消费趋势转变更使许多零售商面临库存过剩的问题,服装零售商在销售业绩及信心均已转趋悲观,并不得不开始降价求售。在先前美股财报周期间,包括Gap、Victoria’s Secret、A&F、Urban Outfitters等等美国服饰零售商均有提及销售衰退及库存增加的问题,Urban Outfitters更为了去化库存,表示折扣及降价幅度预料将会相当惊人。

成衣厂商保守看 外资却找到乐观理由

因应民眾消费缩手的趋势,全球服饰零售商及品牌厂均已放缓下单速度,且为避免不确定风险,也将以往长约改为短单、急单,导致整个成衣产业的第四季营运由原本的平稳下修至保守。国内成衣大厂儒鸿(1476)表示过去客户下单方式会早在半年前就先下单八、九成,但今年下单模式已不同,为库存管理、去化,现在品牌厂订单多是短单、急单。

除一个月前才会下单外,下单量也仅有六成,客户要观察市场消费能力,待库存去化后才追加单。甚至儒鸿与另一家成衣大厂聚阳(1477)还预期,二○二三年上半年产业景气、品牌厂下单的动能,势必让成衣厂的挑战更加严峻。

空头大摩也翻多!

相较成衣厂保守看待产业景气,外资Sell Side逆势看好,类似趁着利空进场捡便宜的逻辑,带动成衣族群成为近期股价利空不跌的代表之一。摩根士丹利将儒鸿视为成衣代工领域的首选标的,看好其机能性产品及运动服饰品牌客户,表现相对优于同业。在通膨背景下,消费者对机能性产品的需求不减反增,因为将更针对性地购买服饰,这点可从儒鸿今年布料销售成长40%看出,主要归功于品牌客户,尤其是Lululemon对机能性布料的偏好。基于对功能性服装的需求弹性,预估儒鸿的布料收入在第三季度将创新高。

本文作者:高适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150期》)

《理财周刊1150期》
《理财周刊1150期》
#全球 #聚阳 #儒鸿 #下单 #零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