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传出有劳工因为遭恶意资遣、职场压力、职场霸凌等导致压力过大进而引发精神疾病,甚至自残、轻生,劳动部近日拟修正「工作相关心理压力事件引起精神疾病认定参考指引」,把未被妥善处理的职权骚扰事件,与引发精神疾病的心理负荷强度为「强」。

据劳安所2016年的「劳动环境安全卫生状况认知调查」指出受雇者认为工作时遭遇的职场暴力情形,其中以语言暴力(8.57%)最高,其次依序为包括霸凌在内的心理暴力(4.20%)、性骚扰(1.05%)及肢体暴力(0.92%),若以受雇劳工总数787万人估算,则约有30万人曾遭心理暴力。

据统计,近年遭确认为工作引起精神疾病近年人数增加,2019、2020及2021分别有8件、11件及10件,更导致1人死亡。职安署职业灾害劳工保护组组长林秋妙表示,该指引原本就是参考日本认定标准,日本近年修正后,因此也一併检讨。此次修正把未被妥善处理的职权骚扰的心理负荷强度视为「强」,并修正要在6个月内回诊6次的备注内容,更符合实务上所需。

台湾职业安全健康连线执行长黄怡翎表示,若以协助的个案发现,过去的精神疾病主要为「职业相关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如遭遇职灾等引发的心理问题等,近年则以职场霸凌引起的较多精神疾病较多,但精神疾病诊断困难外,要举证遭受职场霸凌也十分困难。

黄怡翎举例,如曾有劳工因为工作需加入许多群组,长官加入群组后,却又遭同事退出,甚至在群组中遭同事公开谩骂引发其精神疾病,也因为有文字等纪录,足以证明为职业病,但更难举证的可能是言语霸凌、关系霸凌等职场霸凌。

#精神疾病 #职场霸凌 #引发 #近年 #未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