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医师张弘表示,最近有一对年轻夫妻来做鼻咽内视镜检查,其中才30岁左右的男患者透露自己常鼻塞,怀疑自己有过敏性鼻炎,怎料医师一看竟发现男患者的鼻孔里几乎被肿瘤给塞满了,最后确认是罹患了鼻咽癌第三期,但患者本身没有相关家族病史,平常也不会抽菸。医师提醒,若出现颈部肿块、鼻部症状、耳部症状或脑神经学症状等4警讯要特别注意。

张弘近日在脸书上分享,一对30岁左右的年轻夫妻来看诊,两人都加选了鼻咽喉内视镜检查,太太做完内视镜检查以后,发现自己有过敏性鼻炎的问题,而先生见状也很好奇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问题,因为他常常会鼻塞。

张弘表示,替男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首先在触诊颈部的时候,就摸到患者左侧颈部有个「无痛性肿块」,大小约莫是2x3公分,一般超过1公分的无痛颈部肿块都会怀疑是恶性肿瘤。接着替患者做鼻咽内视镜检查,结果却看到患者的鼻孔几乎都被肿瘤阻塞了,这样的状况通常有极高的机率为头颈癌併颈部淋巴结转移。

张弘指出,经过询问得知患者本身没有抽菸,也没有相关家族病史,平常也不会流鼻血或是痰中带血。后续患者转诊去了北荣耳鼻喉科检查治疗,住院以后接受切片、抽血与及癌症分期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为鼻咽癌第三期,接受化学及放射线治疗。

张弘也说,鼻咽癌好发于亚洲人,和基因遗传、鼻咽病毒感染、饮食(富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香肠腊肉)及抽菸有关。台湾每年大约会有1500人新诊断出鼻咽癌,而罹患鼻咽腔以后的症状不明显,因此很难在早期的时候发现,被检查出来的时候,通常都已经是第三期或是第四期了。

张弘表示,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肿块,接着约80%的患者有鼻部症状,症状会因肿瘤大小而不同,可能是流鼻血、鼻塞、鼻涕倒流与鼻音增加。另约50%的患者有耳部症状,包括耳鸣、耳闷与传导性听力丧失等,另有8至12%的病人会有脑神经学症状,最常见的就是第6对脑神经受侵犯。不过,鼻咽癌多好发于中年,有研究指出,年轻男性若罹患鼻咽癌,治疗效果及存活率有下降趋势,须格外留意。

#鼻咽癌 #症状 #鼻塞 #家族病史 #张弘